4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召開2014年宣傳工作暨通訊員培訓會,特邀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科學報和瞭望周刊等媒體的記者參會,旨在通過“請進來”,主動與媒體溝通對接,探索研究所與媒體互動的科技傳播新方式,為推動研究所科研創新、促進出成果、出人才開拓新模式。會議由任愛榮書記主持,全體宣傳通訊員出席會議。院辦姜梅林副主任及宣傳處沈銀書處長等出席會議。
會上,任愛榮通報了農經所2014年在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農業技術進步率測算、城鎮化與現代農業發展等4個方面的研究重點。吳敬學、詹卉、楊春、劉劍、辛嶺、鐘鈺、賈偉等7位專家就各自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核心觀點做簡要介紹,內容涉及農產品市場供需、農業勞動力轉移、農村財政金融政策等,研究對象包括生鮮農產品、大米、牛肉、蜜蜂等方面。與會專家與媒體記者進行了互動交流。各位媒體記者對農經所科研工作重點及專家的科研成果表示出極大興趣,從媒體報道的不同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對此種對接方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與農經所加強密切合作的迫切愿望與具體建議。大家一致認為,在相互溝通和彼此了解的基礎上,雙方合作有著廣泛的前景。
姜梅林高度評價了農經所在科研宣傳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創新農業科技宣傳方式的做法,并結合農科院宣傳工作的整體部署,從宣傳工作的重點、與媒體的溝通、重大科研活動的策劃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任愛榮對農經所2014年宣傳工作提出了3點要求。一是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做好科技宣傳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做好科技宣傳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定性,學會用宣傳手段推動工作,為研究所贏得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及時宣傳報道“頂天”研究和“立地”成果,及時推出專家觀點,特別是與“三農”領域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相關的分析判斷和政策建議,展現農經所的學科優勢,服務于政府決策,擴大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三是加強宣傳工作的計劃性,對涉及所內重大科研活動、重點項目、重要成果及典型人物,加強宣傳策劃,把握時機,主動出擊,凝練重點,跟蹤報道,特別要重視與媒體的合作與交流,多渠道、多方式促進出成果、出人才。
此次會議,既是一次工作會,也是一次交流會,同時還是對宣傳通訊員的實際培訓,有效促進了宣傳通訊員、專家、記者三方的良性互動,開闊了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思路,為進一步提高宣傳工作的質量與效果,促進研究所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奠定了良好基礎。(通訊員 曹新明)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