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小麥生產經受了冬春連旱的嚴峻考驗,實現連續第8年增產,為保供給穩物價、管理好通脹預期、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支撐,也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禮。
在此次冬小麥生產中,我院積極響應農業部號召,選派作物科學研究所趙廣才研究員配合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的工作,參與小麥生產管理和指導,以保障糧食安全、奪取小麥豐收。專家組在秋冬種、冬前管理、早春田管、中后期田管等關鍵農時季節,深入生產一線,開展苗情、墑情、病蟲情、旱情調查及巡回技術指導與服務,有力推動了深松整地、播后鎮壓、澆冬水、肥水調控、一噴三防等重大技術措施的落實。特別是針對今年冬春旱情發展的嚴峻形勢,專家組在旱象露頭的第一時間向農業部反映情況,并及時提出“抗旱保墑、澆水保苗,分類管理、促弱控旺,鎮壓劃鋤、促根壯蘗”的技術路線,為有效應對旱情發展、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贏得了主動。
小麥生產230天,從秋冬到春夏,時間長、跨度大,田間管理任務艱巨。趙廣才以全國小麥生產大局為重,正確處理好單位工作和專家指導組工作的關系,不顧辛勞,克服長期扎根基層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困難,堅決服從農業部的工作安排,出色地完成了小麥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咨詢等工作,為奪取小麥豐收付出了艱辛努力、作出了突出貢獻。
為此,農業部向我院及趙廣才研究員發來賀信,對我院的大力支持和趙廣才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感謝,希望我院及有關專家在今后發展糧食生產中,一如既往支持農業部和農業生產工作,不斷開創糧食生產的新局面。
近年來,我院積極支持全國農作物防災減災工作,先后選派專家赴受冰凍雨雪災害地區開展科技幫扶,開展西南歷史罕見特大干旱考察并提出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深入長江流域農田指導油菜抗旱補苗,及時為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的抗澇防旱和災后補救提出防范措施,充分發揮了科技應對災害的巨大力量,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