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與百度共同主辦的“極?致未來(GEEK For GOOD)責任創新挑戰賽”的總決賽于北京舉行,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張維理研究員率領的“互動施肥”代表隊在來自全球的2000多個參賽項目中榮獲第二名。

本項比賽聚焦困擾中國發展的重大挑戰,包括減少貧困、改善交通、災難管理、環境保護四大主題,自2016年底啟動,共收集到來自全球2075項創意方案,其中環境保護領域方案最多,占到了38.04%。經過兩輪淘汰賽,最終有來自資劃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美兩國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等10個團隊成功入圍最后的總決賽。總決賽現場邀請了11位國際專家和投資人擔任評委嘉賓,從展示效果、創新性、技術性、可落實性、社會影響、市場價值六個維度給予評判。
資劃所的“互動施肥”項目主要針對以我國為代表的全球4.5億小農戶的科學施肥問題。張維理研究員自20世紀90年代歸國以來,從北方集約化菜區的地下水硝酸鹽調查開始,長期關注以小農戶為代表的施肥問題,通過對數以萬計的農戶調查表、農民施肥行為的分析,進而對現有施肥推薦技術的反思,總結出了我國農民“三優三弱”特點,通過將經典土壤與肥料科學方法與互動設計、智能設計、機器人設計、深度學習、土壤時空大數據等方法的融匯貫通,創建了互動施肥技術。這一方法可對農民施肥方案中不合理的養分用量和各養分間配比進行精準識別和調整,同時保留農民享有對施肥期、施肥次數、肥料種類的優先決策權,以“科學性+可操作性”并重方式為農民提供“互動施肥配方”。在全球范圍,缺少農技服務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農民和農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互動施肥技術為全球小農戶科學施肥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最終在方案數量最多的環境保護領域中脫穎而出。
UNDP發起此次挑戰賽的主要目標既是為了鼓勵具有社會意義的創新,也是為了將優秀的創新技術推介給國內外企業家和投資者,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出席挑戰賽的嘉賓還有一大批互聯網業界的精英和投資者。(通訊員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