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奮戰在高溫一線的柑桔所人
——柑桔所職工抗爭旱魔紀實
發布時間:2011-09-06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
2011年重慶的夏秋,又是一個歷史上罕見的高溫干旱季節。據氣象部門統計,截至9月1日,重慶35℃以上連晴高溫已達62天,是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為應對嚴重旱情給全所正常的科研、生產、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一線指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與旱魔抗爭,全所職工戰高溫、斗酷暑,抓抗旱、抓安全、抓保障,實現了不停電、不停水,保證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在土科研試材、苗木、綠化植物等無大面積枯死,長勢良好,初步取得抗旱工作階段性成果。以下幾個片段真實記錄了柑桔所抗旱保生活、保生產和服務產區柑桔發展的生動畫面。
在苗圃、展示園內,科研人員在驕陽下揮汗如雨,為“干渴”的科研試材、苗木、花草、樹木送上甘霖,保住了科研得以延續的資源。
在試驗基地,國家現代農業(柑桔)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陳善春、彭良志研究員,李中安研究員、鄧烈研究員等在40℃的酷暑天氣,頭頂烈日,堅持在贛州臍橙主產區、榕江柑桔基地、三峽庫區移民柑桔果園、渠縣現代柑桔示范基地等考察調研,開展育種研究試驗、現場技術咨詢,受到產區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
在職工食堂,炊事員面對廚房內50℃的濕熱高溫,精細地為職工和研究生準備早餐、中餐、晚餐。
在自備水廠,抽水工人為錯開用電高峰抽水,每天在漆黑的夜晚手持微弱的手電光,獨自一人檢查桃園、彭家院機井水位,啟動深井泵,將衛生、清涼的地下水源源不斷注入800立方米的高壓水池,引入各家各戶和各抗旱用水端口,全力保證了職工生活用水和抗旱用水。
在配電房,電工師傅在接到變壓器故障的告急電話后,立即組織搶修,45分鐘恢復供電,給職工群眾帶來酷暑中的絲絲涼意。
在車隊,駕駛員在“雞蛋都烤熟了”的酷熱里安全行駛75000多公里,接送科技人員深入產區,到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職工。
高溫天氣還在持續,嚴重的旱情還未緩解,柑桔所職工還在繼續與旱魔抗爭著,抗旱保生活、保生產、服務產區柑桔發展的片段已匯集為“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精神動力。
為應對嚴重旱情給全所正常的科研、生產、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一線指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與旱魔抗爭,全所職工戰高溫、斗酷暑,抓抗旱、抓安全、抓保障,實現了不停電、不停水,保證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在土科研試材、苗木、綠化植物等無大面積枯死,長勢良好,初步取得抗旱工作階段性成果。以下幾個片段真實記錄了柑桔所抗旱保生活、保生產和服務產區柑桔發展的生動畫面。
在苗圃、展示園內,科研人員在驕陽下揮汗如雨,為“干渴”的科研試材、苗木、花草、樹木送上甘霖,保住了科研得以延續的資源。
在試驗基地,國家現代農業(柑桔)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陳善春、彭良志研究員,李中安研究員、鄧烈研究員等在40℃的酷暑天氣,頭頂烈日,堅持在贛州臍橙主產區、榕江柑桔基地、三峽庫區移民柑桔果園、渠縣現代柑桔示范基地等考察調研,開展育種研究試驗、現場技術咨詢,受到產區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
在職工食堂,炊事員面對廚房內50℃的濕熱高溫,精細地為職工和研究生準備早餐、中餐、晚餐。
在自備水廠,抽水工人為錯開用電高峰抽水,每天在漆黑的夜晚手持微弱的手電光,獨自一人檢查桃園、彭家院機井水位,啟動深井泵,將衛生、清涼的地下水源源不斷注入800立方米的高壓水池,引入各家各戶和各抗旱用水端口,全力保證了職工生活用水和抗旱用水。
在配電房,電工師傅在接到變壓器故障的告急電話后,立即組織搶修,45分鐘恢復供電,給職工群眾帶來酷暑中的絲絲涼意。
在車隊,駕駛員在“雞蛋都烤熟了”的酷熱里安全行駛75000多公里,接送科技人員深入產區,到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職工。
高溫天氣還在持續,嚴重的旱情還未緩解,柑桔所職工還在繼續與旱魔抗爭著,抗旱保生活、保生產、服務產區柑桔發展的片段已匯集為“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精神動力。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