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畜胚胎工程與繁殖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朱化彬研究員參加了人社部和四川省人社廳聯合組織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精準扶貧走進四川涼山”專家服務團,助力四川涼山精準科技扶貧。
朱化彬先后到昭覺縣火普村、比爾鄉、爾打火村以及蘇呷吉達養殖合作社等地開展肉牛產業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等扶貧工作。就肉牛飼養管理和繁殖技術舉辦了“繁殖技術與肉牛養殖”專題培訓班,培訓技術人員和肉牛養殖戶100多人次。此外,還與昭覺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進行了座談,結合涼山地區肉牛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朱化彬建議,當地要立足飼草資源和自然環境,適度養殖西門塔爾牛母牛;由牧醫所家畜胚胎工程與繁殖創新團隊牽頭,通過“走進去(牧醫所建立專家隊實地教學)”和“送出來(選派1-2名技術員來牧醫所培訓)”雙向培訓體系,增強當地技術人員業務能力,力爭保障當地肉牛母牛每年繁殖1頭成活犢牛,將精準扶貧落地落實;在全縣搭建母牛身份檔案管理平臺,方便技術員及時了解每一頭母牛的繁殖狀態,為農戶提供精準高效的繁殖技術服務。這些建議得到了當地農業農村局的肯定和好評。
據悉,四川涼山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全國典型的區域性整體深度貧困樣本。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涼山,就當地扶貧脫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進一步增強后續對涼山肉牛產業的技術支撐,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朱化彬被四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聘請為四川專家服務團專家,并與昭覺縣農業農村局簽訂了專家對口幫扶框架協議。(通訊員 高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