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中瑞燕麥合作論壇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瑞典農業大臣埃斯基爾•埃蘭德松(Eskil Erlandsson)出席論壇并致辭。此次論壇由農業部國際合作司、瑞典駐華使館共同主辦,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局、作物科學研究所承辦。參加論壇的有中瑞兩國農業官員、燕麥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燕麥生產企業代表共計70余人。
此次論壇旨在加強兩國燕麥學術交流,促進燕麥合作研究與產業發展。論壇邀請7位中瑞燕麥研究知名專家,就燕麥種質資源、燕麥育種、燕麥加工等作了主題報告;專題討論了關于加強中瑞兩國燕麥合作行動計劃,通過了“中國瑞典燕麥研究與發展合作建議”。雙方一致同意在條件成熟時,成立“中瑞燕麥研發中心”,吸收雙方有關研發機構和企業參加,形成集產、學、研于一體的研發平臺,為中瑞聯合開展燕麥研究與開發提供平臺和服務;針對燕麥生產和加工需求,開展燕麥種質創新與品種選育研究;針對不同地區的生產條件,開展燕麥生產技術與耕作制度研究;針對市場需求,開展燕麥大眾化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針對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要求,開展燕麥生產規范和標準研制。
據悉,燕麥是古老的禾谷類作物,富含營養,已經成為公認的營養和保健食品,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中國是裸燕麥起源地,種植燕麥歷史悠久。中國農科院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燕麥研究與利用,收集保護了4000多份燕麥資源,篩選和培育適合加工的系列品種,開發出了具有保健功能的“世壯”牌燕麥片產品,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12年8月31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斯德哥爾摩與埃蘭德松舉行會晤,雙方一致同意加強在燕麥科研、生產、加工等方面的技術交流。2013年1月韓長賦在會見埃蘭德松時提議建立中瑞燕麥研發中心,促進燕麥研究和產業發展。此次論壇就是落實中瑞兩國農業部官員議定事項的具體活動之一。
近年來,中國在燕麥研究和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農業部建立了國家燕麥產業技術體系,大幅增加了燕麥研發經費,穩定人員隊伍,提高了燕麥研發水平。
瑞典是北歐國家,氣候冷涼,非常適合燕麥生長。種植的皮燕麥,耐寒、抗病、產量高,適合機械化生產。在燕麥育種、分子生物技術、產品研發等具有世界領先優勢。論壇的召開將進一步提高中瑞兩國燕麥產業科研水平,促進我國的燕麥科技進步及產業化,加強兩國專家的交流及合作。
論壇邀請了部分企業參加產品展示。中國農科院北京特品降脂燕麥公司等8家中瑞燕麥知名公司集中展示了其燕麥飲品、燕麥冰激淋、燕麥片、燕麥早餐餅等燕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