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前一天,我院作物科學所賈繼增研究員,作為我國農業科技戰線的一名優秀代表,獲得了2005年度“全國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并與全國2900多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一起,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接受了黨和政府的表彰。
賈繼增研究員,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自1982年研究生畢業后,開始從事作物種質資源研究,20多年來他勤奮拼搏、勇于創新,為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物種質資源是作物育種及其相關研究的基礎。賈繼增研究員在我國率先將分子生物技術,特別是基因組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于作物種質資源研究,促進了我國作物種質資源由表型研究向基因水平發展。他是“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及“農業部作物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的創建人之一。他主持的973項目在國際上率先構建了水稻、小麥、大豆等作物種質資源的核心種質,為我國豐富的種質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他領導的課題組發現了8個小麥抗病新基因,基本滿足了近期我國小麥抗白粉病與條銹病育種對抗源的需要。他提出了高效培育新品種、新種質的新方法,并培育出了世界上攜帶抗病基因最多的小麥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將有力地促進小麥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與利用,被國外同行認為是該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他的研究還明確了我國小麥種質資源的矮稈基因與矮源,并提出了用熒光原位雜交與RFLP(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標記結合鑒定外源染色體的方法。
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工作勤奮、學風嚴謹、團結同志、勇于創新。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集體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第一名),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一名)、三等獎2項(第一、三名);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農業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是中央國家機關踐行“三個代表”的9個先進典型之一。他擔任4種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編委及國際小麥基因組研究常委。先后培養出50余名研究生,其中一名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人事處
200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