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葉所專家赴安徽黃山茶區開展救災指導
2月14日至15日,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研究員赴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調查茶園、茶廠受災情況,并針對受災的具體情況提出救災對策。
自1月25日起,黃山區普降中到大雪,28、29日夜間和30日白天又連降大到暴雪,特別是2月1日至2日的特大暴雪,全區平均積雪厚度超過40厘米,部分山區積雪厚度超過60厘米,最大積雪70厘米左右。連續多次的雪災,致使許多房屋、廠房垮塌,電力、通訊、供水等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區內交通數次全部中斷,工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茶產業也受到重大損失,第一,茶園受災面積5.5萬畝, 預計春茶減產30%以上,茶園開采期推遲半個月左右;第二,部分茶葉加工廠廠房倒塌或嚴重受損,面積約有1萬多平方米。
江用文研究員到該區烏石鄉,與當地茶葉技術推廣人員、茶農進行座談,到茶園了解凍害情況,指導當地技術員、茶農根據受凍的不同程度進行相應處理,對受凍較嚴重的成年茶園按照受害程度不同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剪,結合早春淺耕鋤草,增施速效肥或有機肥,盡快恢復茶樹生機,降低受災損失;對受害嚴重的幼齡茶園,未凍死的進行修剪、施肥,已凍死的要抓緊時間進行補苗。
二、茶葉所專家赴浙北茶區安吉、長興調研茶樹雪災凍害情況
為了解和掌握浙北茶區茶樹雪災凍害的基本情況,制定科學實用的茶園抗災減災方案,恢復茶葉生產,盡量減少茶農經濟損失。2008年2月19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魯成銀副所長帶領下,王立研究員、成浩研究員和肖強副研究員等專家一行6人,赴浙江省北部茶區湖州市的安吉縣和長興縣調研茶園災情,實地指導災后恢復茶葉生產工作。湖州市農業局李家芳副局長和樓麗琴站長、安吉縣農業局劉向陽副局長和賴建紅站長陪同考察。
湖州市的安吉和長興縣為浙江的北部山區,今年初的降雪量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雨雪持續時間長、氣溫低。專家們實地察看了安吉白茶主產區溪龍鄉的生產茶園、茶樹苗圃和長興三坑的生產茶園以及2007年新種植的幼齡茶園。平地和陽坡茶園,由于茶樹蓬面積雪已基本融化,可以看出凍害已導致茶樹葉片發紅,部分茶樹葉片青枯和越冬芽被凍傷;在陰坡茶園,茶樹蓬面上已持續積雪半個多月,目前還未完全融化,凍害情況亦較重。2007年新種植的茶苗出現大量落葉,初步觀察成活率不到20%,雪災凍害對新植茶苗的危害十分嚴重。大雪低溫對浙北茶區的安吉和長興兩縣的茶葉生產已帶來較嚴重的影響。根據災情發生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現場技術指導,并發放了“茶樹雪災凍害后恢復生產技術要點”實用技術資料。考慮到近期氣溫低,茶樹凍害癥狀還未完全顯現出來,為進一步觀察災情的發展動態,中茶所還現場決定派專家繼續跟蹤觀察,及時掌握災情發展,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茶農經濟損失,恢復茶葉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魯成銀副所長(右)查看災情
冰雪覆蓋下的茶樹葉片呈水漬狀
三、茶葉所專家赴浙江寧海調查災情和技術指導
寧海是寧波市的主要產茶縣,望海茶是浙江省的十大名茶之一,現有成齡茶園50000多畝。2月18日我所茶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葉陽研究員、尹軍峰副研究員一行,到寧波市寧海縣聯系技術服務工作,對當地的茶樹災情進行了調研和考察,并與當地技術人員探討了災后的技術補救措施。
葉陽主任一行在寧海縣農林局和望府茶業有限公司基地與當地茶葉技術推廣人員、茶農進行座談,到茶園了解凍害情況。寧海縣農林局總工程師林偉平詳細介紹了全縣茶園受災情況,認為寧海茶園受凍較嚴重,據統計全縣約有10000畝成齡茶園和2000畝幼齡茶園受凍,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受凍嚴重的茶園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地區。他認為,茶樹凍害已成為近年來茶園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希望能有切實有效的技術措施。
葉陽等專家根據當地茶園的災情,與當地技術人員進行了探討,并對茶農進行了技術指導,提出應根據受凍的不同程度進行修剪、增施速效肥或有機肥等相應的技術處理,盡量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茶園凍害嚴重
四、茶葉所專家赴浙江建德察看災情
為更好地給茶葉企業提供技術服務,2008年2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質量認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尚文副研究員和舒愛民副研究員前往浙江省建德市了解近期雪災、低溫對茶葉生產的影響并進行技術指導。
建德市農業局茶葉技術推廣站站長張友炯高級農藝師首先介紹了建德茶葉生產受雪災、低溫的凍害影響概況,專家詳細了解了茶葉生產龍頭企業茶園的受災情況,隨后赴建德市農業龍頭企業天羽茶葉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建德市梅城鎮洋程村茶葉種植大戶徐同軍2007年11月新植的安吉白茶園實地了解受雪災低溫的影響情況,兩位專家針對受災情況現場進行了具體技術指導。
認證中心主任傅尚文副研究員(左一)察看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