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9日,由中國糧油學會(CCOA)與國際谷物科技協會(ICC)共同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谷物科技與面包大會暨國際油料與油脂科技發展論壇”在京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王強研究員獲ICC最高學術獎——Harald Perten Prize。
該獎項于1989年在瑞士創立,并于1990年開始頒發,旨在表彰世界上在科學研究和知識傳播等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谷物科技工作者,特別是在淀粉、谷蛋白和酶的實際應用領域取得卓越成果的科學家?;谠诩Z油加工特性與品質評價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特別是在中國特色優勢糧油資源花生加工特性與品質評價方面的研究水平和影響,王強獲此殊榮,成為我國乃至亞洲第一個獲此獎項的科技工作者。這表明我國在谷物加工研究領域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特別是在谷物加工特性與品質評價方面已走在國際前列,擴大了加工所在國際谷物科技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
王強在大會上作了“谷物加工特性與品質評價”專題報告,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和肯定。該報告分析了小麥、稻米、花生等主要谷物品種的感官品質、理化營養品質、加工品質,及其與饅頭、方便米飯、花生蛋白等加工制品品質的相關關系,構建了谷物加工品質評價模型、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并建立了加工品質指標和專用品種基礎數據庫。
據了解,此次大會以“科技創新與健康糧油”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名糧油科技工作者與會。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國際谷物科技大會是國際谷物科技界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的大型學術會議,堪稱是國際谷物科技界的“奧林匹克大會”。(通訊員 李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