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志強(左)和張天理為實驗室揭牌
張天理說,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是我國藏區牧民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和經濟地位。我國牦牛遺傳資源十分豐富,擁有12個地方品種和1個培育品種,約占全世界牦牛總數的90%。甘肅省是牦牛主產區之一,擁有牦牛125萬頭,牦牛是甘肅省高寒牧區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強牦牛繁育技術研究,對提升牦牛業科技水平、促進藏區社會經濟發展、增加牧民收入、封疆固邊具有重要意義。
楊志強指出,牦牛產業是青藏高原的主導產業,在改善牧民生活條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蘭州牧藥所成功培育了世界上第1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牦牛新品種——大通牦牛,該成果的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充分體現了研究所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牦牛繁育是一項技術含量高、涉及專業廣、實際操作難度大的系統工程,甘肅省牦牛繁育工程重點實驗室的建立對牦牛繁育工程建設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蘭州牧藥所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及人才隊伍優勢,將圍繞牦牛繁育工程建設,充分發揮優勢,爭取把實驗室建設為國內一流的技術研發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技術與信息交流基地。作為依托單位,蘭州牧藥所將為實驗室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資源、物力保障和經費支持,保障實驗室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在隨后召開的實驗室開放基金評審會上,專家組評審確定“牦牛CARTPT基因克隆、多態性檢測及其在卵泡顆粒細胞中表達模式研究”等4個項目為實驗室第一批開放基金。(通訊員 符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