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聞國際在線 CRI Online)
蔣和平作為國內知名的農業經濟專家和農業規劃專家,受商務部和農業部委派,多次赴非洲執行農業援外任務。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他先后完成了對安哥拉、剛果(布)、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肯尼亞、蘇丹、毛里塔尼亞、馬里、科特迪瓦等9國的考察,并撰寫了7個國家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的考察報告和可行性報告;其中,“安哥拉四省農業發展規劃”已被安哥拉農業部采用,并獲得歐盟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助和支持,極大地推動了安哥拉四省農業的發展。他為剛果(布)奧旺多和因布魯地區編制的農業發展項目建議書,被該國農業部采用,獲得非盟支持。這對該國農業發展產生了較大促進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設計的非洲多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建設方案和運行模式,由于符合受援國實際、采用度高,已成為我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編寫建設方案的參考樣本。他編寫的可行性報告文本已被農業部作為編寫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可行性報告的參考標準文本。
在每一次援非農業考察的過程中,蔣和平不僅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智慧帶給非洲國家農業技術人員,更以一顆熱愛非洲、熱愛非洲人民的心融入到援非工作中。讓蔣和平教授牢記在心的永遠是莫桑比克科技部部長維納希奧(Venancio.Massingre)的一番話。維納希奧說,過去的年代,我們需要槍和炮。在今天,我們需要的是糧食和肉類,您帶領的專家團隊幫助我們建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幫我們解決莫桑比克的貧困和農業發展的問題,我們感謝中國政府,感謝中國農業專家,我們希望與中國農業專家合作,盡快啟動中莫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建設。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了蔣和平教授,他更加感到身負重任。在赴非洲進行農業考察過程中,蔣教授不講條件,不計報酬,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完成考察工作,更加期盼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向非洲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無私援助與支持。
在非洲考察期間,工作量大,條件艱苦,作為一個多年的糖尿病患者,蔣和平承受著很多健康人所不能想象的艱難。由于缺乏冷藏設備,他有時只能注射沒有冷藏的胰島素;有時候會配著黃連素一起食用由于高溫而變味兒的食物;他也曾經由于缺乏食物而暈倒在調研途中,差點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也失去過因為赴非工作感染瘧疾而去世的朋友。即使如此,他在接到國家的援非工作任務后,依然是一次又一次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赴非調研之路。誰能想象,作為一個普通科研工作者,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他一次次地面對險境、甚至是死亡的威脅,卻毫不猶豫、執著堅守!
在非洲建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開展中非農業合作是一項艱巨的事業,但蔣和平始終認為:如果中國通過建立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把中國的優良農作物品種和先進栽培技術、養殖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到援非國家,結合非洲各國國情,與非洲各國通力合作,探索一條適合非洲現狀的多樣性農業發展模式,對于推進非洲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將起到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更是中國對世界和平事業發展的一個重大貢獻,也是對非洲大陸社會全面進步事業的一大貢獻,不僅有利于雙方的共同發展和雙方關系的全面深化,而且也有利于二十一世紀中非農業合作關系的全面提升。
蔣和平教授表示,將一如既往,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為推動中非友好和援非農業技術考察貢獻自己一份微薄之力。(通訊員 曹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