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來,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帶動下,院領導班子成員唐華俊、劉旭、李金祥、吳孔明、史志國、魏琦,先后深入到各自聯系點,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座談了解、走訪專家等方式,了解職工群眾期盼,尋找制約研究所發展的癥結,推進邊學邊查邊改,有力促進了全院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唐華俊來到環發所、沼科所,分別同所領導、中層干部和一線科研人員代表促膝交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共同謀劃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和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唐華俊對環發所各項工作取得的進步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環發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緊密結合中心工作,在創新工程申報、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創新3項重點工作上取得實效,要有新思想、新路子。在沼科所,唐華俊強調,要從沼科所實際出發,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研究所的發展;要抓住機會,力爭進入第二批科技創新工程試點;要強化分類改革、人才隊伍建設和條件建設。沼科所近幾年有長足發展,希望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更大一些,大膽嘗試,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發展。
劉旭副院長參加植保所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強調開展活動要與解決實際問題、推進重點工作、營造良好科研氛圍統籌起來,明確研究所的戰略定位和中心任務,突出農業科研單位特色,務求在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學風作風上取得實效。通過學習教育,真正掌握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的思想武器,使為民務實清廉成為自覺選擇,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利器”,使黨性黨風得到錘煉,整治“四風”具有現實針對。要求學習教育要觸及靈魂,查擺問題要深刻全面,觀點要擺正、理論要吃透,力戒新的形式主義,努力提高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質量。
李金祥副院長一到麻類所,就頭頂烈日,冒著酷暑,走進田間地頭,實地察看科研試驗基地,詳細了解生產生活、基地建設、科學試驗等情況,與科研一線人員談心交流,了解民生需求和困難,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對困難群體提出的問題,他表示,院黨組十分關心基層研究所的發展,希望大家增強發展信心,緊跟全院步伐,艱苦奮斗、共克時艱、加快發展。在與領導班子成員座談會上,他指出,要以教育活動為抓手,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推動黨員干部轉變作風,更好地為職工服務。
吳孔明副院長在聯系點生物所強調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工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科技創新與應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試驗基地及平臺建設等各項重點任務落實。他指出,生物技術是中國農科院重要的學科領域,轉基因抗蟲棉和轉植酸酶基因玉米等成果在農業生物技術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農業生物技術發展迅猛,生物所的競爭力和生存空間面臨著新的挑戰。吳孔明要求生物所要繼續加強高技術和應用基礎研究,立足“頂天”,支持“立地”,爭取在理論、技術和產品方面有大的突破。要進一步加強優勢學科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做好頂層設計,調整和組建有特色有優勢的科研人才團隊,爭取盡快進入創新工程。
院紀檢組組長史志國深入加工所調研指導,并參加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他指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重點內容是解決“四風”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發揮帶頭作用,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生動局面。史志國強調,教育實踐活動要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學出特色,抓出特點,做出實效。對下一步工作,他從3方面提出了要求:一要借教育實踐活動東風,徹底清除思想認識、行為方式和工作作風方面的障礙;二要抓住中國農科院實施創新工程的難得歷史機遇,以現代院所建設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全面提升研究所的競爭力;三要繼續開拓創新,緊緊把握和抓住國家重大需求,找準自身特色和立足點,狠抓人才隊伍建設和重大成果培育,不辱國家隊的神圣使命。
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魏琦十分重視教育實踐活動與實際工作緊密銜接。在信息所調研時,他廣泛聽取干部職工對中國農科院建設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引領農業信息科技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意見,重點圍繞農業信息科技創新、重點學科建設、信息資源建設、條件建設等方面工作,與所領導班子、中層干部和專家面對面座談交流。他強調,通過教育實踐活動,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教育實踐活動的每個環節,每項措施都要為中心工作服務,要與加快推進本單位的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達到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目的。完成國家農業圖書館新館搬遷,是當前信息所廣大科研人員最關注的重點而又具體的工作,他要求要以務實的作風,最快的速度早日搬遷到位,讓職工看到立行立改的成效。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