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4日,外交部條法司司長段潔龍、副司長王宗來等一行領導來到我院,圍繞“為農業科研發展做好外交服務工作”進行調研。翟虎渠院長親切接見了外交部調研小組的各位成員,屈冬玉副院長、農業部國際合作司盧肖平副司長、陳植新處長等陪同調研,并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我院國際合作局張陸彪局長主持,國際合作局貢錫鋒副局長以及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領導參加了座談。
屈冬玉副院長對外交部各位領導百忙之中來我院調研和指導工作表示感謝,簡要介紹了我院基本情況、近年來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建設“三個中心、一個基地”的戰略目標,重點介紹了我國馬鈴薯種植和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在北京建立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區域中心的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屈院長指出,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生產適應性強,經濟效益好,發展馬鈴薯產業是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切入點,對于解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中國農科院在馬鈴薯研究方面,科技基礎雄厚,實力很強,成果豐碩。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區域中心建在北京,不僅有利于發揮我院的科研優勢、更好地開展國際合作、提升我國馬鈴薯科研水平,而且有利于加快成果轉化,推動我國的馬鈴薯產業盡快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他希望繼續得到外交部有關司局的大力支持,加快推進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的建設,爭取在2008年世界馬鈴薯年,使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的建設工作有實質性的進展,從而推動我國農業科研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地參與國際科技合作。
農業部盧肖平副司長表示中國是農業大國,不論是利用國外資源來發展本國農業,還是向其他國家推廣我國農業科技的成果及成功經驗,都離不開外交部的支持。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強聯系溝通,共同推進我國農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
在聽取匯報之后,外交部段潔龍司長表示,通過這次來中國農科院調研座談,對農業科研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了解。黨中央提出要建設和諧社會,農業是重中之重,農業科研是先行者。中國農科院是國家級農業科研單位,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外交必須為經濟服務,支持配合中國農科院做好農業科研工作,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這些都是外交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外交部條法司深刻認識到農業科技工作對我國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作用,全力支持中國農科院,共同努力,推進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區域中心的建設,為促進農業科技國際化,為我國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座談會前,外交部調研小組還參觀了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馬鈴薯育種組、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和作物所重大工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