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王輝忠在省委副秘書長張才方、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建躍、富陽市委書記姜軍等陪同下到中國
水稻研究所視察,并與
水稻所領導、科研人員進行了座談。所領導程式華、方軍、方向、胡培松等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
水稻所所長程式華匯報了研究所近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說,近年來,
水稻所在浙江省委省政府與中國農科院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保障口糧安全為目標,以科技增糧為己任,大力實施“科技興所、人才強所、開放活所”戰略,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形成本所研究特色,在超級稻理論研究與品種選育、優質專用稻品種選育、特異材料創新與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程式華還圍繞確保浙江省糧食安全這一主題,分析了浙江糧食安全及全國水稻產業發展形勢,提出了相應的科技措施和政策建議。
王輝忠代表浙江省委對全所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親切慰問,對
水稻所充分發揮科技優勢、積極服務浙江糧食生產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王輝忠表示,
水稻所立足浙江、服務浙江,對浙江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功不可沒。浙江省委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在科技創新、科研條件建設等方面支持
水稻所的建設和發展。
對下一階段工作,王輝忠要求,第一,大力加強品種選育等應用研究,為全省人民“吃得飽”再立新功。浙江省常住人口5400多萬,還有2000多萬外來人口,確??诩Z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從水稻增產看,浙江省依靠擴面增產的可能性不大,關鍵還是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為此,
水稻所要繼續加強品種選育等應用研究,為全省糧食增產、確保口糧安全服務。第二,研發推廣優質稻品種,為全省人民“吃得好”提供支撐。以前缺糧的年代,只要“吃得飽”就行。現在口糧吃得少了,更強調“吃得好”,追求糧食品質和安全。
水稻所有科技、設備一流的檢測中心和優質米研究團隊,可以作出更大貢獻。第三,不斷加強科技服務工作,為全省農民“多賺錢”搞好服務。“噸糧田、萬元錢”,都要依靠農業科技。省委書記夏寶龍也多次強調,農業科研單位“論文要寫在大地上,成果要體現在農民增收上”。為此,
水稻所要繼續發揮水稻科技優勢,服務“三農”主戰場,為全省農民增收服好務。
在所期間,王輝忠一行還實地考察了稻米質檢中心、種質資源庫、人工氣候箱群、國家水稻改良中心、成果展等,品嘗了“廊橋香米”米飯。(通訊員 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