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召開2019年工作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賀信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工作會議和中國農科院2019年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任務。所長黃鳳洪作工作報告,黨委書記趙長軍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2018年在部院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改革創新發展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創新工程深入推進,科技成果不斷涌現,體制機制活力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各項發展指標實現持續增長,綜合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獲得湖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中國農科院青年科技創新獎1項、中國專利獎1項。首次揭示了油菜種子重量的母體調控機制和油菜根系缺氮脅迫適應性機制,率先發掘出花生出仁率相關標記位點和候選基因;高產優質多抗南方大豆新品種培育實現突破,主要食用植物油料油脂特異品質檢測技術和油料脂質組高效分析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油菜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和功能型菜籽油綠色制備工藝入選中國農業農村十大新技術;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所工會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黨建連續四屆獲湖北省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研究所連續七屆獲湖北省“文明單位”,駐恩施田鳳坪扶貧工作隊獲湖北省先進扶貧工作隊和院先進集體。
會議認為,研究所正處在改革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油料科技創新面臨嚴峻挑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兩個一流”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創新工程實施,做實做強創新聯盟,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抓好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夯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兩大基石,為建設現代一流科研院所夯實基礎。一是加強戰略規劃研究,瞄準革命性、前瞻性、全局性和關鍵性技術重新梳理凝練和優化調整科研選題,努力將油料所打造成為引領油料科技發展、代表國家油料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產業影響的油料科技創新高地、油料科技人才培養基地、油料產業策源地、油料產業高端智庫和國際健康油谷。二是將創新工程作為一號工程和頭號任務抓緊抓實,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學科布局調整,加大國家級獎勵等重大成果培育,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三是實施人才培育“123”工程和“帥才培植”計劃,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才創新能力。四是加強油料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脂質改良與營養科學工程等國家重大平臺條件項目爭取,推進數字農業生產體系和智慧院所建設。五是深化國際合作,擴大“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布局,強化基因組學、脂質組學、油料質量安全等基礎研究。六是抓實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和精準扶貧,啟動油料科技支撐服務“863”行動,加大成果轉化和脫貧攻堅力度。七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強化業績和貢獻導向,完善績效分配機制,建立干部隊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獎能罰的動態管理機制。八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發揮黨建統領,加強創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四講三比”價值理念,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會議要求,一要強化政治建設,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強化思想建設,落實工作責任,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籌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三要強化作風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入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不斷推進改革創新,切實轉變領導作風、干部作風、科研作風、管理作風、服務作風,不斷樹立良好的所風、學風、文風、民風,消除灣子文化、熟人文化、圈子文化等不良影響,努力探索建立適合油料所實際的現代院所制度。四要強化紀律建設,抓好日常監督、重點監督和關鍵崗位監督、關鍵人物監督,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堅決糾正“四風”。要以深化院專題巡視整改為重點,鞏固“五個領域”專項整治和管理效益年活動成果,加強學術不端、師德失范、假公濟私以及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重點問題整治。要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為契機,大力表彰宣傳敢于擔當、敢于作為、敢于負責的黨員干部職工,凝聚干事創業力量,努力開創油料所改革創新發展的新局面。
會議表彰了2018年科技成果獎勵獲得者、年度愛崗奮斗建功立業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標兵、青年先鋒、巾幗模范、最佳文明處室和文明職工標兵、平安建設優秀部門和先進個人。(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