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年工作會議,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狠抓機遇,趁勢而上,切實提高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一次重要會議。農業信息研究所把全面貫徹落實院工作會議精神作為明確研究所發展方向,推動研究所各項工作,促進研究所全面升級的重要舉措。
院工作會議閉幕第二天,農業信息研究所及時召開全所職工大會,傳達貫徹院工作會議精神。會議以學習翟虎渠院長“加強平臺建設和團隊建設, 持續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工作報告為主線,結合會議交流內容和各兄弟研究所發展狀況,組織全所職工學習中國農科院2007年及“十一五”發展思路。并對各研究室貫徹院工作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
通過認真學習,大家一致認為我院2007年工作會議是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以總結工作、凝煉目標、鼓舞干勁、再創輝煌為主要內容的重要會議。會議在客觀真實全面總結2006年工作的基礎上,切實可行地提出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年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會議的召開對我們把握大局,理清思路,找準位置,認清目標以及對各研究所部署2007年工作和研究所長遠發展規劃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根據院工作會議“深刻洞悉現代農業的本質和要求,把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關鍵點,超前謀劃,扎實工作,做好儲備,為現代農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的要求,結合農業信息研究所自身發展特點和面臨的工作任務,2007年農業信息研究所將認真落實院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完善體制機制,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加強統籌協調,提高處理利益關系的能力;加強作風建設,提高務實創新的能力。為建設現代化的農業信息研究所搭建良好平臺,組織過硬隊伍,開創嶄新局面。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力求研究所各項工作新的更大發展:腳踏實地干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切實貫徹執行“情為民所系、心為民所想,利為民所謀”的領導工作方針,把科技人員個人利益與研究所發展總體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引導職工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增強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以飽滿、健康的熱情投身于改革和事業發展之中,培養“用心搞研究,熱心做服務、精心辦產業,齊心干事業”的“四心”文化理念,內聚人氣,外樹形象。
抓機遇迎難而上,練內功提升實力:通過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和深入研究當前科研工作面臨的新形勢,開拓進取,趁勢而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爭取科研項目經費1000萬元以上,爭取科研獲獎成果1-2項;要全面完善和提升“中國農業科技文獻信息服務平臺(NAIS)”的各項功能和服務能力為抓手,通過對各類科技信息資源的進一步整合,推進文獻信息數字化建設進程,服務手段增強先進性,服務方式增強針對性,緊密型文獻信息服務覆蓋率要達到占全國60%以上;要通過繼續深化產業開發的各項制度改革,進一步整合資源,進一步調整力量,優化結構練內功,提高開發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構建和完善產業開發體系,尋找新的增長點,積蓄發展后勁,提高切實符合研究所發展特色的產業開發能力。
建設優良外環境,提升服務影響力:重點推進國家農業圖書館樓的建設進程,在院的大力領導和支持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相關溝通、匯報工作,爭取在2007年完成圖書館項目立項,并啟動接下來的各項準備工作。繼續結合項目發展需要,鼓勵科研人員積極購買設備,改善辦公環境。同時要結合新館建設部署,進一步做好新館樓的辦公設備、安全設備及配套網絡設備的配備和設計工作;并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著手對全院網絡設備和環境進行更新改造,為新館樓的現代化設備配套做先期準備。
搞好人力資源儲備,打造信息精英團隊:深入貫徹落實科技創新體制的新型人才培養制度,以人為本做好各個崗位人員的有效管理和動態篩選工作,通過科學、量化考核,把崗位職責、業績與待遇緊密結合起來,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加大在職人員業務學習和培訓力度,采取新進人員培訓、在職讀學位、脫產學習、資格證書培訓、出國留學、進修、考察等形式,提高全體科技人員的政策和業務水平。
發揮館藏資源優勢,提升信息服務水平:通過“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與信息集成服務平(NAIS)”,充分整合現有資源,進一步理順關系,建立統一、規范、高效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加工、組織和管理中心; 利用系列基于網絡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如數字參考咨詢系統、定題服務系統、網絡資源集成檢索系統、原文提供系統、訂閱推送系統等,使得新型的以傳播知識、信息服務為主導的 “一站式”網絡信息服務模式以及與之配套的網絡化平臺發揮更大作用,全面提高農業科技信息服務質量和水平,奠定國家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的領先地位;鍛煉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致力于農業科技文獻信息服務的專業化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