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8日,作為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內容之一——“2018年全國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活動現場對來自全國知名院所、大專院校的8項科技成果進行現場推介,共促成有關科研單位和企業達成科技成果轉化或科技合作開發意向230余項,10項重點項目在現場集中簽約,簽約合同總金額近1.6億元。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表示,農產品加工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高地,技術創新是實現加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他要求,要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值,擴大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聚力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升級版,以綠色引領、技術創新、培育主體、產業融合、園區聚集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升級。他希望,研發體系要緊緊對標資源約束、質量效益、綠色發展、營養健康、進口替代、一帶一路、扶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企業市場需求,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協同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四方面的具體措施聚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突破和應用推廣,找準重點領域和“卡脖子”的關鍵環節,集中力量攻關,加快攻克一批引領性、突破性、復合型關鍵技術,引領和支撐加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表示,營養健康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戰略目標和優先領域。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立以營養健康引導消費、消費引導專用原料生產、品種選育和種養殖的全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管理體系、服務體系和創新體系,對接和支撐鄉村振興五大總體要求,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國已全面進入營養健康新時代,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要以營養健康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引領和支撐農產品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表示,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指示精神,圍繞國家戰略,服務企業、服務市場、服務消費者,研發解決產業重大問題的技術和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各成員單位只有將自身的知識和技術變為“接地氣、可轉化、用得上、能賺錢”的產品和終端消費品,才能真正實現創新成果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引領和支撐產業發展。
同時,大會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朱蓓薇教授作“聚焦營養與健康、創新發展中國食品產業”的主旨報告;對2018年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新增專業中心授牌,表彰了2018年度農產品加工業十大科技創新推廣成果、十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十大企業品牌、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優秀工作者。
據悉,全國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作為農業農村部品牌活動已經舉辦8屆,累計對接農產品加工科技成果1000余項,簽約總額超過20億元,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來自全國各地600余家農產品加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近千名代表參加了活動。(通訊員 杜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