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 -7日,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第二黨支部組織黨員科研骨干赴山東省齊河縣開展“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抓實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中,支部黨員走入田間地頭,深入了解齊河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與當地農技人員交流實踐經驗,為農田生物多樣性管理提供技術支撐,使科研成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得到推廣應用。
環保所第二黨支部黨員科研骨干,針對山東省齊河縣資源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創建了“功能高效、結構和諧、持續調控、經濟合理”的華北集約化農田現代生態農業技術體系。該體系集成推廣了生物多樣性利用與生態景觀配置、作物輪間作、小麥生產“八統一”、玉米生產“六配套”、農田秸稈深松全量還田、有機無機肥配施、生態溝渠、生態防護林網、保護性耕作等關鍵技術。形成高低錯落、色彩多樣的農田立體景觀帶,構建了“清潔田園”,提升了農田生態系統多功能性,在保證糧食高產穩產的同時,走上了“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農業部六大現代生態農業模式之一。
據悉,環保所第二黨支部由農業生態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的三個創新團隊組成。該支部黨員目前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院協同創新行動等科研任務,日常注重將科技實踐中協同創新的理念融入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強化黨建工作對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有效增進了團隊間的交流協作,不斷提升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員科研骨干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通訊員 宋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