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錫鋒在中日農產品加工合作研究座談會上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歷來非常重視中日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與日本多個研究機構、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中國農科院將盡全力支持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的交流與科技合作,為兩國農產品加工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戴小楓認為,農產品加工業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產物也是其發展的方向。為了進一步做好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各項工作,他建議:一是進一步深入探討、細化合作內容,在多邊國際合作項目的發起和組織上早日有所突破;二是進一步加強在農產品加工科技前沿的合作,多出成果,把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建設成為亞洲乃至世界農產品加工科技研發的中心;三是進一步加強雙方高級研究人員互訪和青年人才的交流與培養,特別是在博士生、博士后人員和長期研修生的互派上加大力度,形成常態。他相信,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在雙方的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取得豐碩成果,為兩國農產品加工科技研發和產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造福于兩國人民。
林清認為,建立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對中日雙方研究機構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日本政府對圍繞消費需求開展的農產品加工科技活動非常支持。他希望雙方能以此次中心的建立為合作起點,加強人員互訪,逐一落實合作計劃內容,盡快結出碩果。
日方代表還分別做了題為“日本食品中輻射物對人體健康影響”、“大豆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學術報告。戴小楓代表農業部農產品加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向林清所長頒發了聘書。
通過座談與交流,雙方進一步明確了以下4項合作方向和合作內容。一是以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建設為契機,加強人員互訪和青年科技人員的交流與培養,提升雙方青年科研人員素質;二是以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為依托,加強雙邊或多邊國際合作項目的申報和實施,如日本國際協力機構項目等,提高雙方的國際合作能力和影響力;三是就共同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建立雙邊學術交流長效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每年明確1-2個重點方向,開展聯合研究;四是初步確立了雙方近期合作研究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中日兩國傳統食品工業化及食品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農產品加工過程中輻射危害控制與降解技術、食品生物技術、農產品和食品產地溯源技術等。
中-日農產品加工聯合研究中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在國際合作與交流,特別是國際合作平臺搭建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