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成都召開期刊工作會議,這是“十二五”以來中國農科院首次召開期刊專門會議。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主任汪飛杰出席并主持會議,農業部
沼氣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蔡萍出席會議并講話,院辦公室副主任姜梅林作了總結發言。
農業信息研究所所所長
孫坦,農業科技出版社社長駱建忠,卓眾出版社總編輯張品純和中國農學會期刊處處長韓忠超出席會議并作報告。來自全院各期刊編輯部近60名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根據中央對于文化體制改革,特別是出版體制改革的要求,圍繞期刊數字化、規模化發展,就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期刊與出版業的融合、提升支撐服務能力等問題開展了充分的學習和交流。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明確期刊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期刊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采取有力措施,打造與中國農科院綜合實力、社會影響力相匹配的期刊隊伍,力爭到“十三五”末使中國農科院成為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傳播基地。
汪飛杰指出,中國農科院作為農業科研的國家隊,期刊整體水平居于國內農業期刊領先行列,在傳播科技信息、對外交流和促進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期刊出版技術的發展和國家不斷深化新聞出版改革,期刊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他強調要適應新形勢,抓住新機遇,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跟上世界科技期刊發展的潮流,實現科技期刊編輯出版體制機制的創新,更好地支撐全院建設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的目標和更好地服務未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任務。
孫坦就“學術期刊發展態勢及我院期刊發展建議”進行了闡述,豐富了對當下學術期刊國際形勢和發展要求的認識,對全院期刊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張品純作了題為“期刊規模化發展的實踐與思考”的報告,對卓眾出版社規模化發展歷程、經驗進行了總結,為全院積極探索期刊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借鑒。韓忠超圍繞“期刊發展創新眾籌”,分享了期刊發展的“眾籌”新模式、新思路。駱建忠介紹了出版社在書刊數字化方面開展的工作與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及思考,提出要加快書刊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平臺建設。他表示,出版社愿意同院內兄弟單位加強合作,提升服務水平,推進期刊出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規模效益。會上,《中國農業科學》《作物學報》《中國乳業》《中國蔬菜》等編輯部的主任分別介紹了辦刊經驗,并提出了加快期刊數字化和規模化的建議。
姜梅林在總結中傳達了陳萌山書記關于加快全院期刊出版發展的指示精神。姜梅林提出,院屬期刊要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意識,順應改革要求,加快推進期刊發展。她簡要介紹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關于增強期刊支撐服務能力的“十三五”行動計劃》基本框架,并表示院辦公室將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對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和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