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簽署服務“三個轉向”科技包市戰略合作協議。中科院院士、作科所所長錢前與漯河市市長秦保強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雙方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推動主要農作物提質增效、推進農業產業化、創建產業聯合體等方面共謀新發展,全面推動漯河市玉米、大豆和小麥三大作物畝均單產顯著提升,提高種糧的農民生產效益。
作科所與漯河市具有長期的合作基礎,雙方在玉米粒收、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形成了黃淮海區域夏玉米密植高產高質“漯河模式”。2014年雙方共同開展玉米機械粒收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推廣,2019年成功舉辦全國玉米低破碎機械化粒收示范現場會,引領了黃淮區玉米機械化收獲的發展,目前全市玉米機械粒收面積已超80%。雙方共同建立的玉米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技術示范區,玉米最高產量達到900多公斤,展現出較好的增產效果。雙方還圍繞小麥、大豆等作物開展了高產優質栽培關鍵技術的合作。
參會人員現場參觀了位于臨潁縣的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示范田,在今年嚴重高溫、干旱的不利條件下,由于依托水肥一體化措施進行水肥精準調控,示范田玉米生長良好,有望取得黃淮海夏播玉米產量的顯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