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部和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CGIAR)共同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承辦的“中國與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合作高層論壇”于2006年4月3日在北京成功舉行。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CGIAR主席Ian Johnson、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姚向君、科教司副司長石燕泉等領導應邀參加本次論壇,并做重要指示。參加論壇的還有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和中國水產科學院的有關領導和專家,以及CGIAR秘書處和10個下屬研究中心/所的高層管理人員和科學家。論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章力建主持。
危朝安副部長在開幕詞中指出,今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起步之年。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和政策背景下召開這一高層論壇有著特殊的意義。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先后與國際主要農業和金融組織以及140多個國家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農業交流與合作關系,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聯系日益緊密,寬領域、深層次、全方位的農業對外開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CGIAR作為中國農業對外合作交流的一個主渠道,雙方合作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農業部作為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綜合管理部門,將一如既往支持各級農業科研單位和農業院校與CGIAR開展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危副部長同時也希望CGIAR在今后繼續關注和支持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進程,不斷擴大雙方的合作領域,提高合作層次和質量,建立并完善雙方長期合作的互動機制。
CGIAR主席Ian Johnson先生在致詞中,首先指出了當今世界農業和農村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挑戰和機遇。他認為,氣候變化、包括水和土地資源在內的自然資源匱乏、環境污染、動植物重大疫病的發生和流行、食品質量與安全等是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也應該是CGAIR和中國合作的重點領域。Johnson先生還特別強調了雙方合作的重要性,CGIAR為全球最大的農業科研機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大國,雙方的合作絕不是單向的,而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他還借此機會對中國政府向CGIAR的捐款和中國科學家的貢獻表示感謝。
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石燕泉、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姚向君分別向CGIAR客人介紹了我國“十一五”農業科技發展和對外合作的思路和設想,并表達了與CGIAR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愿望。CGIAR秘書長Francisco Reifschneider博士對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如期按照去年的計劃召開高層論壇感到滿意。他認為,本次論壇的舉辦體現了中國和CGIAR在解決雙方共同關注的農業和農村問題上的決心和誠意。他相信雙方的深層次合作必將對世界農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際合作局張陸彪局長就中國農科院與CGIAR的合作歷史以及下一步的合作領域做了匯報交流。
作為高層論壇的重要內容,來自CGIAR下屬10個研究中心/所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和中國水產科學院的近20名專家分專題做報告并進行了討論。五個專題分別是: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糧食和食品安全及質量保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設和農業政策;信息共享。雙方科學家就在上述領域展開全面合作的機制、方式、條件以及可能的限制因素等進行了評估和分析。另外,來自CGIAR總部、CGIAR下屬7個研究中心/所駐京辦事處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介紹雙方合作成就的展板,為本次論壇增添了濃重而熱烈的色彩和氣氛。
本次論壇是繼2005年“加強面向21世紀的中國-CGIAR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研討會”之后,雙方為加強合作與交流采取的又一新舉措。論壇旨在進一步提高合作層次,拓展合作領域,增加合作渠道,確立雙方共同感興趣的重點合作領域,并在共同出版物和媒體培訓等方面發起具體行動計劃。
4月4日,參加本次論壇的CGIAR高級代表團拜會了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家外國專家局,旨在對上述國家部委的支持表示感謝,并表達了希望在獎學金計劃、捐款、共同申請合作項目和聯合舉辦國際會議及培訓班等方面得到進一步支持的愿望。各部委有關領導接見宴請了CGIAR代表團,并在某些問題上與CGIAR達成了共識,有待于進一步落實。
在華期間,CGIAR高級代表團還將赴四川和云南參觀、考察CGIAR下屬研究中心/所與中國的合作項目基地。
農業部危朝安副部長在高層論壇上致歡迎辭
中國農業科學院章力建副院長主持會議
CGIAR秘書長Francisco Reifschneider在高層論壇上發言
國際水稻研究所副所長王韌博士向危朝安副部長介紹CGIAR各中心概況
與會代表在高層論壇上商討未來合作與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