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根據中國農科院黨組加快科研基地建設的要求,信息所積極尋求與全國農業主產區合作,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特別是與臨湖鎮、湖橋村以及稼泰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多次交流、商談以及考察后,于今年7月在北京與稼泰豐公司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擬共同將蘇州稼泰豐農業科技示范園打造成為以農業信息化引領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示范基地和院企合作的產學研示范基地。
張玉香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利用信息化改造傳統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探索和推進以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農業信息技術發展,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產品產量、保證農產品質量、穩定農產品價格的重要舉措。張玉香強調,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重視農業信息化建設,重視農產品質量和數量安全保障,重視農業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近年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加大,管理和調控的力度越來越大,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通過聯系社會力量建設信息化科研基地,開展信息監測采集和預警分析,將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重要的依據。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正處于重要的歷史機遇期,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農業部啟動了種植業、設施農業和養殖業3個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以農業物聯網為核心的農業信息化建設前景廣闊、作用重大。信息所積極應用農業物聯網等新技術,必將進一步促進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又好又快發展。她希望,信息所與地方政府在合作中深化交流、加強合作,讓更多、更好的農業信息化產品、優質農產品,走向市場走向世界。
薛亮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信息所依據自身優勢在經濟發達地區建立科研基地,服務現代農業的做法。他指出,農業信息化已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農業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也為我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帶來了重要的機遇和挑戰。農業信息學科是中國農科院重點發展的9大學科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基地建設,把科研基地視為科技創新的第二實驗室,抓好科研基地建設既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培育、轉化和展示,有利于科研人員的鍛煉和培養,也有利于加強與主產區科研和生產單位的合作。他希望,信息所與蘇州市吳中區,與稼泰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合作中發揮各自優勢,結合當地實際,依托區位優勢,輻射帶動全局,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科技創新的重大問題提供更多現實指導,為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據信息所所長許世衛介紹,在示范基地的建設過程中,信息所將與蘇州市吳中區,與稼泰豐公司開展3個層面的科技合作:一是圍繞稼泰高科技農業示范園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種養等產業的農業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集成創新、成果孵化方面的科技合作,努力將示范園建成為充分體現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特征的高科技農業示范園;二是立足園區,面向蘇州,努力將示范基地建成區域信息農業示范核心園和總部基地、蘇南地區重要的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以及區域農業高科技研發孵化和培訓推廣中心;三是立足蘇州,面向華東,以農業部智能化農業信息預警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為平臺,以華東地區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努力將示范基地建成為華東地區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預警中心,力求在基地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在農業信息科技如何與生產實踐結合方面做出成績,為科技創新和服務“三農”發揮更大的決策支持和信息引領作用。

示范基地啟動儀式

張玉香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薛亮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示范基地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