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重溫五四精神 擔當歷史使命
研究生青委會組織青年職工參觀北大“紅樓”
發布時間:2014-05-05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作者:李艾諾
5月4日下午,值此五四運動95周年之際,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青委會組織青年職工20余人參觀了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大“紅樓”。通過親身觀摩與現場感受,青年職工們深刻地體會到95年前那場影響中國新民主發展進程的五四運動的偉大力量。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的北大“紅樓”,是中國近代文化和民主運動的發源地,已成為五四運動的象征性建筑。許多著名學者和思想家如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魯迅、錢玄同、劉半農、楊昌濟、胡適、馬敘倫、馬寅初、李四光等都先后在此工作過。95年的風雨洗禮,讓“紅樓”披上了歷史的滄桑,寂靜的教室、整齊的書架、保存完整的書稿,無不記錄著愛國的拳拳之心和報國的澎湃激情。透過一張張圖片、一頁頁手稿,仁人志士們的諄諄教誨猶在耳邊,愛國的青年高喊救國救民口號,用自己的鮮血書寫滿腔熱情的場面歷歷在目,青年職工們的內心被深深的震撼。
通過此次活動,大家深切感到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認真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精神,積極提升自我,做好本職工作,擔負歷史使命,為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為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富強,奉獻我們的無悔青春。(通訊員 王仕龍)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