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研究員應邀參加了在京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澳大利亞奶業對話會,并發表了主題演講。
王加啟在會上做了“中國生乳質量與安全”英文主題演講,受到與會代表的普遍關注。在演講中,王加啟立足國內奶業發展和牛奶質量安全現狀,結合近幾年國家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方面做的工作,對比國外主要國家牛奶質量安全風險狀況和當前研究熱點,主要講了牛奶質量與安全工作在中國的重要意義,過去四年工作取得的成績,未來工作展望等3方面內容。
王加啟在演講中說到,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奶業呈現快速發展之勢,奶類產量從2000年的不足1000萬噸,增長到2011年的近4000萬噸,十年時間增長了3倍,在此期間還經受住了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嚴重沖擊。與此同時,我國乳制品進口數量增速不斷加快,2011年進口量沖破90萬噸,達到91萬噸,是2000年的3.5倍,尤其是2008年以來,乳制品進口增速急速攀升。隨之,乳品安全、消費信心等問題也結伴而來,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對奶業發展的看法,老百姓“食以安為先”的要求變得更加迫切。在此形勢下,近4年來,國家加大了奶業發展扶持政策,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強化生鮮乳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深入開展奶站專項整治和檢查督查,加強檢驗檢測技術培訓,持續加強風險監測與預警能力建設,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范圍不斷擴大、抽樣頻次不斷提高。嚴格監管態勢之下,成效十分顯著,奶業生產不斷規范,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明顯好轉,三聚氰胺抽檢結果100%符合國家管理限量值規定,乳蛋白和乳脂肪保持在較好水平,初步建立了卓有成效的生鮮乳監測體系。科學的風險評估研究也表明,當前我國的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質量安全是奶業的生命線,放眼未來,乳品質量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乳品質量安全監管鏈條長、環節多、細節繁,工作艱巨,任重道遠,應該切實加強風險排查預警,化被動為主動,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奶業實現共同發展。
出席此次對話會的30多名代表主要來自我國農業部畜牧業司、國際合作司及國內部分企事業單位,以及澳大利亞農林漁業部畜牧業司、澳大利亞乳業局和奶農聯合。(通訊員 鄔震坤)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