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湖北省召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駐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幫扶工作隊和工作隊長鄭明明分別榮獲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稱號。
田鳳坪村背靠恩施大峽谷,幾年前還是個連吃水都困難的深度貧困村。自2015年結對幫扶以來,油料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部、院黨組及湖北省委有關要求,堅持產業扶貧為主線,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和平臺優勢,堅持選派精兵強將駐村扶貧與發揮相關創新團隊相結合,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稟賦,研究推廣了高山油菜良種繁育與綠色周年種植、高山油菜花海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技術、新模式,為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相關事跡在央視新聞聯播、科技日報、中國科學網、中國農網和恩施電視臺等媒體報道20多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打造千畝油菜花海,鋪就脫貧致富幸福路
“油菜良種繁育與觀花旅游”是工作隊充分發揮油菜功能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種植補貼和加價回購等政策,五年來累計生產良種100多萬斤,油菜綜合收益近1000萬元,惠及全村70%貧困戶,帶動了全鄉油菜種植面積翻番。圍繞當地獨特的峽谷梯田打造的花海使田鳳坪成為恩施新晉網紅打卡地,入選了湖北省十大特色油菜花海。今年油菜花季全村共接納游客7.8萬人次,攤位銷售量及農家樂達208萬元,網紅直播帶貨線上線下銷售額達1839萬元。
組建全產業鏈農業服務隊,科技助力產業發展
堅持發揮駐村幫扶與專家組團服務是科技扶貧的重要保障。五年來,油料所針對當地產業發展需求,組建了一支素質高、業務強、多專業的專家服務隊,圍繞種植、養殖、加工等各環節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及時開展技術推廣、培訓和咨詢服務,把課堂辦在地頭上,手把手傳播農業知識、面對面培養農村能人。疫情期間,工作隊組織油料所和農業科技服務隊專家通過線上指導,開設了“線上田間課堂”,并從武漢育苗車間精心挑選了優質西瓜、水果番茄、辣椒等種苗,及時發放給村里貧困戶,邀請科技服務隊專家到村實地指導西瓜、番茄等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有力保障了春耕順利開展,在連續大雨災害天氣的情況下,實現了高山瓜果豐收。
天寶洞絕壁取水,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田鳳坪長期以來靠天吃水。2018年底,工作隊牽頭啟動朝東巖絕壁取水工程。隊員徒手攀爬進洞尋水,鋼索懸掛吊籃等方法,將生命之水從150多米的絕壁引出,解決了183戶,780多人畜的飲水難題,絕壁取水的壯舉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同時,工作隊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千方百計吸引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在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1000多平米扶貧車間,吸引了一批加工企業進駐,有力地帶動了農產品加工增值和農民就地創業就業。同時,工作隊帶領當地干部群眾相繼完善標準化游步道2000余米、新建公廁及休息亭、廊橋等基礎設施、規范農家樂經營、新建60多盞太陽能路燈等,改善了村容村貌,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為進一步提升鄉村旅游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依托黨建共促,聚力消費扶貧和愛心助學
工作隊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在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開展愛心助農活動,營造齊心協力愛心扶貧的濃厚氛圍。5年來,累計完成100萬斤優質油菜良種加價回購,總價值300多萬元。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嚴重,工作隊組織油料所職工、支部、工會、企業等采購村土雞、雞蛋、豬、茶葉、蜂蜜、土豆等土特產累計價值30多萬元,通過自掏腰包和牽線搭橋等方式累計幫助200余戶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達50萬元。工作隊設立“中油獎學金”,開展“愛心媽媽”結對幫扶,對考入大學、重點中學和優秀中小學生進行獎勵,累計獎勵人數超過100人次,資助金額10萬多元。(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