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4日,由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農業土壤固碳減排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 Sequest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 Agriculture)在北京召開。會議開幕式由資劃所副所長徐明崗主持。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土耳其、巴基斯坦以及我國相關科研院所、大學的16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屆研討會。
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貢錫峰、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金繼運研究員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講話。貢錫峰介紹了中國農科院的主要研究領域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情況,并期望科學家們能夠通過研討會為政府部門在氣候變化、土壤固碳、糧食生產等領域的政策制定提供意見和建議。金繼運介紹了我國糧食供應現狀、耕地肥力狀況、碳氮循環研究對溫室氣體減排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國內廣大科研工作者在農業科技領域的不懈努力。
此次大會邀請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沃倫.迪克教授、杜克大學丹尼爾.里克特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威廉.諾華教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黃耀研究員、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張旭東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沈其榮教授、西北農業大學周建斌教授、中國農業大學林啟美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專家作了十分精彩的大會專題報告,內容涉長期試驗與土壤有機碳循環、土壤碳氮相互作用、土壤無機碳變化及其在全球陸地碳循環中的作用、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循環的模型模擬等方面。邀沃倫.迪克教授、陳立明博士、丹尼爾.里克特教授、威廉.諾華教授和劉德利教授為廣大科研工作者進行了為期1天的培訓,內容包括長期試驗管理、國際長期試驗的現狀及長期試驗設計的原則、同位素在土壤碳氮循環研究中的應用、土壤有機碳模型驗證及區域化應用,以及科技論文寫作等主題。針對農田系統碳氮循環與轉化過程、溫室氣體減排、碳氮循環模型應用與驗證、干旱地區無機碳固定等當前的科研熱點問題,與會代表展開了非常熱烈的討論和交流。
會議得到了國家外專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203030)和國家“973”項目(2011CB100501)的資助。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