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農科院各單位開展青年節活動
展示青春風采 彰顯飛揚活力
發布時間:2012-05-08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中國農業科學院各研究所組織青年職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了青春風采,突顯了風揚活力。
5月3日下午,蘭州獸醫研究所團總支組織本所在職職工、在讀研究生、青年黨團員到甘肅省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活動中,殷宏所長與青年同志進行了座談交流。大家暢談了在獸研所工作學習的感受、體會和收獲。殷宏說,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美麗的,青春是無敵的,希望青年同志們珍惜美好的青春時光,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使自身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同時要求團總支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積極開展有利于青年學生成長、進步和身心健康的科技學術活動、文娛活動,經常了解和反映青年團員的意見、建議、要求,建設成為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組織。
通過參觀,大家對甘肅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省博物館的藏品更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此次活動增強了青年團員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了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更好地激勵他們弘揚傳統,同時也促進了溝通,加強了交流,收獲了友誼,為今后進一步做好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月4日上午,果樹研究所青委會組織青年職工到砬山試驗基地開展登山和春游活動。陸致成副所長、叢佩華副所長與30余名青年職工和在所研究生一起參加了此次活動。
五月的砬山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不時被周圍的美景所吸引。近300米的砬山主峰攀登起來并不輕松,但大家相互支援、鼓勵,不到一小時就全部登上了山頂。俯視砬山試驗基地,園內的國家梨種質資源圃和各科研試驗示范區春意盎然,蘋果、梨等果樹的鮮花開滿枝頭,勤勞的果樹所人正在田間忙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5月3日下午,蘭州獸醫研究所團總支組織本所在職職工、在讀研究生、青年黨團員到甘肅省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通過參觀,大家對甘肅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省博物館的藏品更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此次活動增強了青年團員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了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更好地激勵他們弘揚傳統,同時也促進了溝通,加強了交流,收獲了友誼,為今后進一步做好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月4日上午,果樹研究所青委會組織青年職工到砬山試驗基地開展登山和春游活動。陸致成副所長、叢佩華副所長與30余名青年職工和在所研究生一起參加了此次活動。
五月的砬山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不時被周圍的美景所吸引。近300米的砬山主峰攀登起來并不輕松,但大家相互支援、鼓勵,不到一小時就全部登上了山頂。俯視砬山試驗基地,園內的國家梨種質資源圃和各科研試驗示范區春意盎然,蘋果、梨等果樹的鮮花開滿枝頭,勤勞的果樹所人正在田間忙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5月4日,麻類研究所組織全所青年職工、學生近40人參觀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雷鋒紀念館。此次活動旨在傳承“五四”精神,實地追憶雷鋒光輝事跡,大力弘揚和踐行雷鋒精神,努力在全所營造人人爭做“雷鋒式”青年的氛圍。
全體青年在雷鋒紀念館門前合影留念。王朝云副書記發表了簡短的講話。他向全體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并要求他們認真學習領會“五四”精神和雷鋒精神,深入開展“弘揚五四精神 爭當雷鋒傳人”活動。
全體青年隨后參觀了雷鋒故居、雷鋒生平事跡陳列館和長沙國防教育館。在雷鋒生平事跡資料及遺留下的原物面前,青年駐足良久,細心聽取講解員的介紹,深切緬懷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無不為雷鋒同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公而忘私的境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質、釘子般刻苦學習的意志深深打動,從中汲取了無窮的精神力量,思想和心靈都得到升華。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雷鋒家鄉的青年農業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認真踐行雷鋒精神,爭當雷鋒精神傳人,真正把學習雷鋒的活動落實到具體的學習和工作中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全體青年在雷鋒紀念館門前合影留念。王朝云副書記發表了簡短的講話。他向全體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并要求他們認真學習領會“五四”精神和雷鋒精神,深入開展“弘揚五四精神 爭當雷鋒傳人”活動。
全體青年隨后參觀了雷鋒故居、雷鋒生平事跡陳列館和長沙國防教育館。在雷鋒生平事跡資料及遺留下的原物面前,青年駐足良久,細心聽取講解員的介紹,深切緬懷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無不為雷鋒同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公而忘私的境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質、釘子般刻苦學習的意志深深打動,從中汲取了無窮的精神力量,思想和心靈都得到升華。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雷鋒家鄉的青年農業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認真踐行雷鋒精神,爭當雷鋒精神傳人,真正把學習雷鋒的活動落實到具體的學習和工作中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為了引導青年干部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豐富所文化建設,同時迎接“五四”青年節的到來,特產研究所青年干部協會于5月4日舉辦了主題為“好書共同分享,品味人生內涵”讀書演講交流座談會。

副所長李光玉在座談時說,讀書能獲得知識,能收獲快樂和希望,更能增進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青年干部應開闊思路,多讀多思,要把讀優秀書籍作為人生的一種習慣、一種追求長期堅持下去,在書中吸收生活的精華,在深層次的閱讀中提煉自己。
青年干部依次介紹了自己閱讀的書籍,并就讀書心得和體會,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有的是讀完整本書后的感悟,有的是就書中的一句話、一個事例引發的深思。大家的交流形式各不相同,有演講、口述、配樂詩朗誦、PPT匯報等。交流過程中,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不時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整場活動高潮迭起,充滿了濃厚的人文學術氛圍。
此次讀書活動是繼植樹活動后又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青年干部活動。交流會為青年干部搭建了交流思想、增長見識的平臺,提供了思考與表達的空間。大家紛紛表示收獲很多,以后要多讀書,讀好書,要以這次讀書活動作為起點,把讀書和學習當作終身的必修課,不斷以全新的思想來指引工作和生活,讓濃郁的書香氣息充盈特產所的每一個角落。
5月4日,環境保護科研檢測所黨委召開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推動會暨“五四”青年節表彰大會,表彰了2012年度“青年科技標兵”和“青年文明號”。
青年干部依次介紹了自己閱讀的書籍,并就讀書心得和體會,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有的是讀完整本書后的感悟,有的是就書中的一句話、一個事例引發的深思。大家的交流形式各不相同,有演講、口述、配樂詩朗誦、PPT匯報等。交流過程中,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不時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整場活動高潮迭起,充滿了濃厚的人文學術氛圍。
此次讀書活動是繼植樹活動后又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青年干部活動。交流會為青年干部搭建了交流思想、增長見識的平臺,提供了思考與表達的空間。大家紛紛表示收獲很多,以后要多讀書,讀好書,要以這次讀書活動作為起點,把讀書和學習當作終身的必修課,不斷以全新的思想來指引工作和生活,讓濃郁的書香氣息充盈特產所的每一個角落。
5月4日,環境保護科研檢測所黨委召開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推動會暨“五四”青年節表彰大會,表彰了2012年度“青年科技標兵”和“青年文明號”。

黨委書記朱巖對青年同志提出了幾點希望。一要加強學習,練就過硬的業務本領。二要提高道德修養,樹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業績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提高個人修養。三要保持廉潔的心態,自覺遵守規章制度,保持平淡之心鉆研科研業務工作。
大家紛紛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繼續鞏固創先爭優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教育活動成果,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所職工深入推動環保所各項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近年來,所黨委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成立了黨委青年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創先爭優活動以及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教育活動,在全所青年中廣泛開展了“青年科技標兵”和“青年文明號”的評選表彰活動,樹立了青年典型。
5月4日,在共青團成立九十周年之際,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青年職工在青委會的組織下參觀了革命老區白洋淀,接受革命傳統及愛國主義教育,重溫了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艱苦斗爭,與敵人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雄史績。
青年職工觀看了當地自編自演的情景劇《嘎子印象》,深深為游擊隊員和白洋淀人民的機智勇敢、英勇善戰所感動。隨后參觀了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大量翔實、豐富、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歷史遺物,形象雕塑以及三維動畫立體成像等現代化藝術作品,更讓大家對機智勇敢、奮勇戰斗的雁翎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參觀結束后,青年職工追尋著當年雁翎隊的足跡劃行在廣闊的白洋淀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淀水,縱橫交錯的葦塘承載了當年的輝煌歲月,也將雁翎精神傳承了一代又一代人。
大家紛紛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繼續鞏固創先爭優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教育活動成果,進一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所職工深入推動環保所各項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近年來,所黨委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成立了黨委青年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創先爭優活動以及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教育活動,在全所青年中廣泛開展了“青年科技標兵”和“青年文明號”的評選表彰活動,樹立了青年典型。
5月4日,在共青團成立九十周年之際,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青年職工在青委會的組織下參觀了革命老區白洋淀,接受革命傳統及愛國主義教育,重溫了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艱苦斗爭,與敵人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雄史績。
青年職工觀看了當地自編自演的情景劇《嘎子印象》,深深為游擊隊員和白洋淀人民的機智勇敢、英勇善戰所感動。隨后參觀了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大量翔實、豐富、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歷史遺物,形象雕塑以及三維動畫立體成像等現代化藝術作品,更讓大家對機智勇敢、奮勇戰斗的雁翎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參觀結束后,青年職工追尋著當年雁翎隊的足跡劃行在廣闊的白洋淀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淀水,縱橫交錯的葦塘承載了當年的輝煌歲月,也將雁翎精神傳承了一代又一代人。

這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進一步激發了青年職工的中國心、愛國情。“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是我們青年人的光榮使命,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烈的革命精神,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時期肩負起科技興農的重擔,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勇于創新,協同奮戰,為三農事業奉獻青春。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