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帶隊到甘肅省定西市開展“科技對接、黨務交流”活動。雙方簽訂了《2017—2022年合作協議》,并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定西旱作農業聯合研究中心”揭牌。甘肅省科技廳副廳長傅小鋒接見了部分專家組成員,定西市副市長陳學儉、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振科、黨委書記王廷禧、副院長姜振宏等70余人出席了相關活動。
定西地區是西北地區干旱半干旱農業的代表區域,目前種植的主要作物有冬小麥、春小麥、燕麥、蕎麥、蠶豆、豌豆、扁豆等雜糧作物。作科所與定西農科院圍繞上述作物建立所地科技聯盟和科技協同創新,并簽訂合作協議。作為協議的重要內容,旱作農業聯合研究中心將主要從科研項目申報、骨干人才培養、科技資源共享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作科所的先天優勢,提升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定西區域經濟發展。
揭牌儀式后,劉春明一行參觀了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基地,就定西農科院的研究領域和基礎條件進行了細致的了解。7位隨行專家分別就抗逆種質資源篩選、小麥抗旱基因挖掘、谷子、食用豆育種和加工等內容作了學術報告,合作雙方還就科研合作、人才培養、種質交流、品種推廣、成果轉讓等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座談。
6月28日下午,作科所和定西農科院還共同參觀了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和會師紀念館。黨員們表示,在新的長征路上,要面向農業主戰場,要深入群眾、艱苦奮斗,要加強科技合作、提升會寧農業科技條件,要為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為農民增收和貧困地區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此次“科技對接、黨務交流”活動深入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致我院建院60周年賀信中提出的農業科技工作“三個面向”的指示精神,落實了唐華俊院長今年3月份在會見來訪的甘肅省定西市委書記張令平時提出的相關要求,為深入開展所地合作,助力定西市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