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洋要求,項目組要加強與小麥品質基礎研究領域專家的交流,在加工品質評價、適宜性品種選擇等方面開展協同創新;在產品研發上,要把主要營養成分含量、互作、指標等工作推向深入,強化與市場主體結合,在大宗主食產品饅頭、包子、面條、米粉等方面下功夫,結合國人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繼續優化技術工藝和裝備,探索出有別于西方的主食化道路;要將馬鈴薯主食產品營養價值與提升消費者健康的機理研究清楚,強化營養價值科普與宣傳工作。他強調,研發團隊要繼續保持更加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腳踏實地的做好各項科學研究和技術升級,深入解決好營養、特色、成本等制約市場化的卡脖子問題,開發出深受消費者喜歡的產品,將馬鈴薯主食推向市場、做成產業。
陳萌山指出,加工所成功組織實施馬鈴薯主糧化項目課題,是對現代院所建設和管理機制創新的實戰檢驗,是中國農科院實施創新工程取得的一個重大科技成果。他要求,課題組要按照李家洋院長的指示精神,加強營養價值方面的研究,加強與小麥品質、馬鈴薯專用品種選育方面專家的合作,扎實穩妥地推進成熟產品的中試和產業化。

院辦公室主任汪飛杰、食物與營養所所長王小虎、成果轉化局副局長王登山等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