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促進科技產業發展 實現“頂天立地”目標
成果轉化局局長袁龍江訪談錄
發布時間:2014-05-19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 成果轉化局
《中國農業科學院關于推進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經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后,引起院所各單位和相關企業廣泛重視。院網記者就《意見》出臺的背景、科技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等問題采訪了院成果轉化局局長袁龍江。
記者:為何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之際,出臺《意見》?
袁龍江:《意見》從起草到正式印發歷時不到兩年,我們認真梳理了關于資產管理、企業運作、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法規,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研究,起草了這個《意見》。我們還廣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反復修改,不斷完善,希望通過頂層設計,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解決關鍵重大問題,規范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
院里非常重視科技產業工作,多次研究《意見》的相關內容,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
去年底,國家先后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對于科技成果轉化、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文件精神,按照院常務會要求,我們及時調整了《意見》的相關內容,前不久經過院第3次常務會議再次研究,決定印發試行。
《意見》的出臺,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充分表明我院對科技產業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意見》緊緊抓住深化企業改革這條主線,旨在通過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快提升企業競爭力,為科技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不斷推進,相關政策也會越來越明確。我們還會根據國家的政策,進一步完善《意見》,為我院科技產業發展工作提供指導。
記者: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進行,作為公益性研究單位,所辦企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產業發展還有什么意義?
袁龍江: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隨后印發了配套文件,其中《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中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見》要求,“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的事業單位,要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與所辦企業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產權關系,加強和規范對所辦企業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個規定明確了事業單位與所辦企業的關系。
《意見》第一部分充分闡述了發展科技產業的重要意義。科研單位不僅擔負著科技成果創造的重大使命,還承擔著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責任。通過所辦企業,發展科技產業對完成科技創新使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事企分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要辦好所辦企業,還要采取有力措施推進科技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記者:關于發展科技產業,院里總體思路是什么?
袁龍江:《意見》就發展科技產業,提出了“內部加強整合、外部加強合作”的總體思路。努力推動院內行業內、行業間的重組與整合,希望通過重組整合,形成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集團。
我們不但要提升企業自身發展實力,還要注重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實現強強聯合。去年,茶葉所與聯想集團的合作,為全院推進科企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樹立了榜樣,提供了經驗。《意見》提出了所辦企業要選擇戰略定位準、資本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大企業、大資本為合作對象,通過引入優質資源,增強發展動力。
記者:《意見》圍繞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提出哪些具體要求?
袁龍江:科技產業發展離不開所辦企業,所辦企業作為中試孵化、成果熟化、推廣轉化的平臺發揮著重要作用。所辦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關系到所辦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意見》以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核心內容,提出了積極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建立以產權為紐帶的現代產權關系。要求所辦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打造產權清晰、權責分明、事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科技企業。《意見》還要求各單位認真履行出資人職責,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目前全院還有27家全民所有制企業,一些企業長期停業,一些企業長期虧損。針對這些問題,《意見》明確要求,針對不同情況,分類、分批推進改制。全民所有制企業必須進行公司制改革;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要優化股權結構;停業、虧損、占股比例小無話語權的企業,盡快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清理。《意見》特別提出種子企業盡快改制重組,確保按照109號文件的規定在2015年底以前實現“脫鉤”。
記者:院里已經印發了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辦法,為什么在《意見》中還要提到經營性資產管理呢?
袁龍江:目前事企不分現象還普遍存在,一些單位與所辦企業的資產產權不清楚,使用不規范。在劃清國有資產產權關系的基礎上,《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求企業不能無償使用非經營性資產,應該按照規定,有償使用國有經營性資產。對于企業改制,《意見》強調要嚴格按照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國有產權變動要在產權交易機構依法公開進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記者:《意見》是指導科技產業工作的文件,為什么提到了對科研人員和成果轉化人員的激勵問題?
袁龍江:科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成果,技術成果的創造應用離不開成果完成人員和轉化人員。為了更好地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提升轉化人員的工作動力,國家和地方都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保障成果完成人的合法權益,激勵成果創造與轉化。
為了激發創新,《意見》針對不同的成果轉化方式,提出了收益分配、股權獎勵等激勵措施,并明確了最低比例。《意見》還提出了對企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技術骨干、管理人員予以多種形式的獎勵。
《意見》明確要求各單位建立獎勵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各種獎勵“公開、公平、公正”。
記者:加強企業管理,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將開展哪些工作?
袁龍江: 去年,院里啟動了院辦企業清理整頓工作,并取得了初步進展。開展了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清理工作。進一步規范了國有資產對外投資管理,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打下良好基礎。
《意見》印發后,我們馬上就貫徹落實《意見》印發通知。希望各單位按照要求,抓緊梳理對外投資、企業經營情況,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意見》要求,制訂所辦企業清理整頓工作方案,并盡快實施。
所辦企業清理面臨歷史問題多、人員包袱重、資產劃轉難等一系列問題,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產業發展工作事關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現代科研院所建設、實現“頂天立地”目標的大局,希望各單位樹立全局觀,克服困難,勇于擔當,盡快解決長期困擾我院產業發展的難點問題,排除障礙,輕裝上陣,為實現科技產業跨越發展而努力。
記者:為何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之際,出臺《意見》?
袁龍江:《意見》從起草到正式印發歷時不到兩年,我們認真梳理了關于資產管理、企業運作、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法規,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研究,起草了這個《意見》。我們還廣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反復修改,不斷完善,希望通過頂層設計,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解決關鍵重大問題,規范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
院里非常重視科技產業工作,多次研究《意見》的相關內容,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
去年底,國家先后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對于科技成果轉化、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文件精神,按照院常務會要求,我們及時調整了《意見》的相關內容,前不久經過院第3次常務會議再次研究,決定印發試行。
《意見》的出臺,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充分表明我院對科技產業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意見》緊緊抓住深化企業改革這條主線,旨在通過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快提升企業競爭力,為科技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指明了方向。
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不斷推進,相關政策也會越來越明確。我們還會根據國家的政策,進一步完善《意見》,為我院科技產業發展工作提供指導。
記者: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進行,作為公益性研究單位,所辦企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產業發展還有什么意義?
袁龍江: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隨后印發了配套文件,其中《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中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見》要求,“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的事業單位,要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與所辦企業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產權關系,加強和規范對所辦企業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個規定明確了事業單位與所辦企業的關系。
《意見》第一部分充分闡述了發展科技產業的重要意義。科研單位不僅擔負著科技成果創造的重大使命,還承擔著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責任。通過所辦企業,發展科技產業對完成科技創新使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事企分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要辦好所辦企業,還要采取有力措施推進科技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記者:關于發展科技產業,院里總體思路是什么?
袁龍江:《意見》就發展科技產業,提出了“內部加強整合、外部加強合作”的總體思路。努力推動院內行業內、行業間的重組與整合,希望通過重組整合,形成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集團。
我們不但要提升企業自身發展實力,還要注重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實現強強聯合。去年,茶葉所與聯想集團的合作,為全院推進科企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樹立了榜樣,提供了經驗。《意見》提出了所辦企業要選擇戰略定位準、資本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大企業、大資本為合作對象,通過引入優質資源,增強發展動力。
記者:《意見》圍繞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提出哪些具體要求?
袁龍江:科技產業發展離不開所辦企業,所辦企業作為中試孵化、成果熟化、推廣轉化的平臺發揮著重要作用。所辦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關系到所辦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意見》以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為核心內容,提出了積極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建立以產權為紐帶的現代產權關系。要求所辦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打造產權清晰、權責分明、事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科技企業。《意見》還要求各單位認真履行出資人職責,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目前全院還有27家全民所有制企業,一些企業長期停業,一些企業長期虧損。針對這些問題,《意見》明確要求,針對不同情況,分類、分批推進改制。全民所有制企業必須進行公司制改革;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要優化股權結構;停業、虧損、占股比例小無話語權的企業,盡快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清理。《意見》特別提出種子企業盡快改制重組,確保按照109號文件的規定在2015年底以前實現“脫鉤”。
記者:院里已經印發了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辦法,為什么在《意見》中還要提到經營性資產管理呢?
袁龍江:目前事企不分現象還普遍存在,一些單位與所辦企業的資產產權不清楚,使用不規范。在劃清國有資產產權關系的基礎上,《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求企業不能無償使用非經營性資產,應該按照規定,有償使用國有經營性資產。對于企業改制,《意見》強調要嚴格按照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國有產權變動要在產權交易機構依法公開進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記者:《意見》是指導科技產業工作的文件,為什么提到了對科研人員和成果轉化人員的激勵問題?
袁龍江:科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成果,技術成果的創造應用離不開成果完成人員和轉化人員。為了更好地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提升轉化人員的工作動力,國家和地方都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保障成果完成人的合法權益,激勵成果創造與轉化。
為了激發創新,《意見》針對不同的成果轉化方式,提出了收益分配、股權獎勵等激勵措施,并明確了最低比例。《意見》還提出了對企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技術骨干、管理人員予以多種形式的獎勵。
《意見》明確要求各單位建立獎勵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各種獎勵“公開、公平、公正”。
記者:加強企業管理,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將開展哪些工作?
袁龍江: 去年,院里啟動了院辦企業清理整頓工作,并取得了初步進展。開展了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清理工作。進一步規范了國有資產對外投資管理,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打下良好基礎。
《意見》印發后,我們馬上就貫徹落實《意見》印發通知。希望各單位按照要求,抓緊梳理對外投資、企業經營情況,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意見》要求,制訂所辦企業清理整頓工作方案,并盡快實施。
所辦企業清理面臨歷史問題多、人員包袱重、資產劃轉難等一系列問題,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產業發展工作事關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現代科研院所建設、實現“頂天立地”目標的大局,希望各單位樹立全局觀,克服困難,勇于擔當,盡快解決長期困擾我院產業發展的難點問題,排除障礙,輕裝上陣,為實現科技產業跨越發展而努力。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