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江山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優質稻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會暨首屆稻藝創新研討會在江山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主任馮艷秋,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陸元林,江山市副市長張志軍,水稻所副所長錢前,水稻綠色提質增效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程式華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長期以來,水稻所已與浙江省水稻科研、生產、種業等各部門建立了十分穩固的合作關系,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強強合作,進一步推進水稻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加快水稻綠色提質增效集成技術推廣步伐;共建共贏,合力構建水稻全產業鏈綠色提質增效新模式。
水稻所程式華研究員、朱智偉研究員,江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陸天軍等分別以“水稻起源、文化與生態價值”“品質在稻米產業發展的作用”“彩色稻藝助力鄉村振興”為題作了報告。水稻所與蘇泊爾簽署共建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并授牌,與浙江有關種業公司簽署優質稻“華浙優261”科企合作協議。
會議期間,代表們赴江山市鳳林鎮實地考察了優質稻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區及彩色稻藝展示區。年初以來,水稻綠色提質增效協同創新聯盟以優質興農和創意興農為兩大抓手,引進萬象優111、嘉禾優7245等一批優質高產水稻品種,集成疊盤出苗育秧、測土配方施肥、機插側深施肥、好氣節水灌溉、后期營養診斷、病蟲草綠色防控等核心配套技術,著力解決制約當地優質水稻產業發展的“節本增效、質量安全、綠色環保”科技問題;以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及中國農民豐收節為契機,在示范區及周邊圍繞“彩色稻藝獻禮國慶慶豐收”主題繪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詩畫江南”“蜜蜂”“WELCOME江山”“豐收節”“衢州有禮”“鋼琴”“歸來是鳳林”和“江山如此多嬌”等9幅3D視覺效果彩色稻藝圖案,積極探索創意農業,拓展農業附加值,兩手抓、兩手硬、兩方面齊使勁,全力推進江山優質稻綠色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區建設。
來自中國農科院相關部門和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相關部門,江山市相關部門、種糧大戶、企業代表,水稻所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等14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