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首屆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上獲悉,10項國際合作項目入選“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合作示范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利用誘變與生物技術培育作物綠色品種”項目位列其中。
該項目由作科所黨委書記劉錄祥研究員牽頭主持,東盟及亞太區域20個國家共同參與。該項目組織了4次誘變新技術與新品種培育國際培訓,培訓青年科研人員近150人次,召開4次國際學術交流會。利用誘變技術創制作物突變材料7300多份、正在參加各級區試的突變品系25個,育成并審定作物突變新品種22個并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實施促進了東盟多國利用誘變技術創制新材料和新品種。其中,老撾利用誘變技術創制了抗稻瘟病、耐旱、耐澇、高產、早熟等一批具有優異性狀的新種質;馬來西亞開展了高能重離子誘變處理,育成9個水稻新品系、45個香蕉抗病突變體;印度尼西亞育成了2個高產耐旱優質大豆新品種;泰國育成了1個高產高淀粉含量的綠豆新品種。(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