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道德規范》,發揮老一輩科學家在推進研究所科研道德和學風建設方面的示范引導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
生物技術研究所組織召開學風建設專題座談會,特別邀請范云六院士與科研人員等一起座談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所領導班子成員、科研骨干以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共2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黨委副書記孫麗萍主持。
范云六院士結合自身經歷和幾十年的科研實踐,語重心長地教導大家如何從做好實驗記錄入手培養科學精神、科研素質和科研道德。她說,科研工作中的科學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范先生從分析科研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出發,強調科學研究需要循序漸進,需要長期積累,不能急于求成,要力戒浮躁,更不能浮夸。要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做有意義、有價值、有目標的工作,沉下心來腳踏實地地苦干,并在積累沉淀中發現問題和加以創新。范先生還從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高度引導大家,要在艱苦的科研探索中以苦為樂,以苦為甜。她提出的“敬業執著,嚴謹探索,繼承開拓”所訓,是她從事科學研究的座右銘,也是
生物所多年來在學風建設方面一直秉承的理念和文化基礎,范先生對這12字所訓再一次詮釋,使大家受益匪淺。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科研工作的綜合性越來越強,分工越來越細,學科交叉越來越多,團隊合作和團隊精神顯得越來越重要。對此,范先生以足球比賽和指揮交響樂為喻,語重心長地對各研究室主任、課題組長說:“一個球隊要有球星,一個科研集體也要有尖子人才。一個球隊沒有球星,就難奪冠軍;一個科研集體,沒有尖子人才也難以創出一流科研成果,更談不上闖進世界前沿……”;“打球是硬碰硬,科研也是硬碰硬,半點虛假和炒作都不行”。她還說“交響樂隊中,團員都有各自的技能,并分工明確,大家在統一指揮下才能演奏出華美樂章,我們的科研工作更要如此”。
作為
生物所的創建人,范先生認為,中國農科院目前已進入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期,
生物所也迎來了從求生存到求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她要求大家一定要有緊迫感,要緊跟院里的發展步伐,加強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組建一流的科研團隊,積極參與院科技創新工程的實施。要認真梳理自身科研特色和優勢,科學合理地確定和明晰研究所發展目標和方向,抓緊完善研究所發展規劃和創新工程實施方案。范先生殷切期望全所要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尤其科研人員要腳踏實地,甘于寂寞,潛心鉆研,厚積薄發,要弘揚科學精神,齊心協力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新近引進的青年英才林浩博士等與會人員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圍繞進一步規范科研實驗記錄、提高論文寫作水平、加強學術交流、拓展交叉學科、做好發展規劃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并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與建議。
所黨委書記王曉舉希望大家通過學習和交流,提高遵守科研道德規范的意識,自覺抵制各種學術不端和不良學術風氣。他表示,所黨委將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繼續做好創新文化建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在所內營造健康向上,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為扎實推進現代研究所建設,實現跨越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通訊員 崔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