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我院與福建省農科院共建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廈門舉行。我院院長翟虎渠,福建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呂月良、副院長張偉光,福建省農科院原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廈門市市長劉可清,廈門火炬高新技術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游文昌等領導出席簽字儀式。我院副院長李金祥和福建省農科院院長劉波分別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翟虎渠在致辭中說,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之所以設在廈門,是為了充分利用廈門對外開放窗口的優勢、充分利用福建農科院和中國農科院的人才資源優勢,把海峽現代農研院建設成為展示中國農業科技成就的窗口、引進世界先進農業技術的窗口、研究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窗口。他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峽現代農研院很快將開花結果,為促進廈門、海西,乃至全國的農業科技、生產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實現讓中國農業科技服務世界、讓全世界的農業技術服務中國。
劉可清代表廈門市委、市政府對項目的簽約表示祝賀。他說,深化廈臺產業對接,特別是現代農業和低碳領域新興產業的合作,是廈門產業發展的一項優先戰略。海峽現代農研院的投資建設,有利于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新的發展平臺,有利于提升海峽兩岸產業對接的水平和層次,有利于推進廈門農業的高端化和國際化,有利于更好地服務海西、周邊省份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廈門將竭誠為海峽現代農研院的運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創造良好環境。
據悉,海峽現代農研院的建設,得到中國農科院、福建省和廈門市的重視和支持,已列入2011年福建省政府重點工作和省對臺合作計劃。2010年10月,我院與福建省政府簽約支持海峽現代農研院建設;同年11月,福建省農科院與臺灣21世紀基金會簽約共建海峽現代農研院。
海峽現代農研院采用全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采取兩岸三方合建、臺灣專家管理的模式。由中國農科院、福建省農科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合作建設。該院位于廈門科技創新園內,規劃面積10公頃,建筑面積29.9萬平方米,投資概算12.5億元,重點建設創意農業、碳匯經濟、食品加工、精準園藝等4個研發中心,國家對臺農業交流合作基地、兩岸科技與信息交流基地等兩個對臺合作基地以及食品交易所、廈門碳交所等兩個技術交易市場,計劃經過3~5年努力,將海峽現代農研院成為兩岸農業科技領域有相當影響、基礎研究前沿探索與應用研發并舉、運行管理體系先進的高水平科研機構。在食品加工、創意農業、精準園藝的研究與應用方面取得國際領先水平;在兩岸交流、食品交易和碳匯交易方面建成國內一流平臺。
院科技局副局長袁龍江、人事局副局長汪學軍出席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