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組織召開與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黨支部聯學共建暨科技援藏工作研討會。植保所黨委書記張步江、副所長邱德文,西藏農牧科學院農研所副所長王文峰等出席會議。
張步江強調,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極其重要,以基層黨支部共建為抓手推進科技援藏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農業科技援藏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好形式。植保所有最先進的成果、最成熟的技術和最好的生防產品,這些植保產品及技術要服務于西藏農牧業產業化,在西藏落地生根。通過聯學共建,搭建了植保技術交流平臺和載體,農研所領導和黨員不畏艱辛,積極支持、配合植保所,一些綠色防控技術已在解決西藏植保問題中發揮作用。
張步江要求,生防支部要認真總結基層黨支部共建的工作經驗,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創新共建模式,維護好交流的平臺、唱好服務產業的大戲。每位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圍繞國家農業生產服務的中心工作,不偏不倚、擺正位置,用勤勞和智慧,把腳深深踏入農業生產一線,將相關生防成熟產品和技術應用到西藏,提升西藏自治區的植保科技水平,為實現西藏自治區病蟲害防控模式跨越發展作出貢獻。
生物防治黨支部書記張禮生介紹了支部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做法及成效。2016年以來,在所黨委的指導下,深化“兩學一做”常態化學習活動,與西藏農研所第三黨支部以“青稞和牧草綠色增產增效模式攻關”為主要內容,示范蛋白質免疫誘抗劑在冬青稞、春青稞、燕麥及牧草生產中的應用,結合天敵昆蟲資源挖掘與保護,進一步豐富科技援藏和黨支部建設工作法。
王文峰全面介紹了西藏農牧科學院農研所的組織機構、人才團隊、科研學科、基地建設、成果轉化和科技開發等情況。農研所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創建了“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廣大黨員的能力素質,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近年來與植保所生防黨支部聯學共建活動中,提升了黨員科技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養,推進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西藏青稞和牧草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據悉,自2008年以來,圍繞青藏高原青稞和牧草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與西藏農牧科學院農研所聯合開展了天敵昆蟲資源收集與評價、擴繁與保育、生物防治配套技術推廣應用,促進了西藏植保科技進步,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獲得西藏自治區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此次結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防支部與西藏農牧科學院農科所黨支部聯合共建,將重點開展生防產品及技術(植物免疫誘抗蛋白、天敵昆蟲、武夷菌素、土傳病害生防制劑等)在青稞和牧草病蟲害綠色防控的田間試驗和示范,將科技援藏進一步落到實處。
來自西藏農研所的4個黨支部11位黨員和植保所生物防治黨支部22位黨員參加了此次活動。(通訊員 劉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