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三區三州”草畜產業科技水平,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飼草育種與栽培團隊和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組成調研組赴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開展科技幫扶需求調研。
調研組實地考察了澤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情況,走訪了寧秀鄉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飼草儲備庫、和日鎮和寧秀鄉的飼用燕麥、披堿草等有機飼草種植基地,基本摸清了當地飼草產業現狀。調研組梳理出了當地優良飼草品種少、高產牧草培育技術缺乏、飼草加工研發能力不足等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和建議。
2019年以來,牧醫所專家多次到澤庫縣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在拉格日村建立了20個國內外優良飼用燕麥品種篩選試驗田和50畝優良飼用燕麥品種高產示范田,初步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的青燕1號、青海甜燕麥等飼用燕麥品種5個,較當地種植品種干草產量可提高20%以上,每畝增收150元以上;組織開展了優良飼用燕麥品種現場觀摩會,為青海藏區飼草產業和生態有機畜牧業發展提供借鑒和示范。目前,牧醫所與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澤庫縣農牧科技和水利局已初步形成了“國家及省級科研院所+地方科技部門+合作社”的科技幫扶模式,為有效解決養殖戶飼草不足、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通訊員 付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