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設施葡萄促發展 科技援疆建新功
——果樹所2011年科技援疆工作掠影
發布時間:2011-12-30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作者:杜長江
2011年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開展科技援疆工作以來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年。自2009年開展科技援疆工作以來,果樹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科技援疆工作的戰略部署,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惠及新疆各族人民、不斷提升當地果業科技發展水平為重點,根據當地葡萄種植現狀及科技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援疆工作。
2011年,果樹所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簽訂科技服務協議,開展科技研發、基地示范以及技術培訓工作。為適應北疆地區大力發展設施葡萄產業的新形勢,果樹所所長、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栽培研究室主任劉鳳之研究員和果樹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等專家還組成了科技援疆隊伍。有關專家多次深入新疆各地與建設兵團各下屬單位密切協作,開展了產業調研、技術推廣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北疆地區設施葡萄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已建成占地面積5000畝的示范基地。
這一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新疆北疆果蔬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應聲成立。該中心的成立,為進一步提高兵團的自身研發能力與農技隊伍建設水平,對進一步發揮果樹所科技信息服務和基地示范帶動起到良好促進作用,有效提高了技術培訓效率,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為加快研發中心發展步伐,農五師領導來所交流,實地考察了果樹所設施葡萄示范園。
通過開展新品種推廣與示范,果樹所以農五師科技培訓工作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農十三師、農四師、農七師和農九師等地區果樹產業發展。針對新疆地區葡萄產業發展實際需求,集中開展包括設施葡萄品種選擇、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設計與建造、高光效省力化整形修剪、高效肥水利用、環境調控、花果管理等關鍵技術培訓人員達2000多人次。同時充分利用網絡、電視臺等現代傳媒,把現場培訓與集中教學指導聲像化、具體化,進一步擴大了技術推廣范圍,極大提高了當地職工學習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科技援疆工作中,果樹所始終把技術培訓與基地建設緊密結合。從2010年到2011年,已在北疆地區建成10處示范基地,當年定植,第二年就可收獲畝產最高可達800公斤-1000公斤的葡萄,直接經濟效益1.6萬-2萬元,受到當地有關單位和兵團職工的一致好評。
談到今后發展時,劉鳳之所長說:“我們將繼續加大科技援疆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重點推廣由果樹所自主研發的‘華葡一號’具有抗寒、抗旱、抗高溫、抗多種病害的優良葡萄新品種在新疆適宜栽培區試種和推廣工作。以多角度、立體化培訓模式,傳播研究所最新科研成果。以標準化果樹示范基地建設為重點,提高新疆地區特色果業發展水平。積極響應中央建設邊疆、發展邊疆的號召,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促進新疆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通訊員 何文上)
2011年,果樹所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簽訂科技服務協議,開展科技研發、基地示范以及技術培訓工作。為適應北疆地區大力發展設施葡萄產業的新形勢,果樹所所長、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栽培研究室主任劉鳳之研究員和果樹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波等專家還組成了科技援疆隊伍。有關專家多次深入新疆各地與建設兵團各下屬單位密切協作,開展了產業調研、技術推廣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北疆地區設施葡萄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已建成占地面積5000畝的示范基地。
這一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新疆北疆果蔬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應聲成立。該中心的成立,為進一步提高兵團的自身研發能力與農技隊伍建設水平,對進一步發揮果樹所科技信息服務和基地示范帶動起到良好促進作用,有效提高了技術培訓效率,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為加快研發中心發展步伐,農五師領導來所交流,實地考察了果樹所設施葡萄示范園。
通過開展新品種推廣與示范,果樹所以農五師科技培訓工作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農十三師、農四師、農七師和農九師等地區果樹產業發展。針對新疆地區葡萄產業發展實際需求,集中開展包括設施葡萄品種選擇、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設計與建造、高光效省力化整形修剪、高效肥水利用、環境調控、花果管理等關鍵技術培訓人員達2000多人次。同時充分利用網絡、電視臺等現代傳媒,把現場培訓與集中教學指導聲像化、具體化,進一步擴大了技術推廣范圍,極大提高了當地職工學習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科技援疆工作中,果樹所始終把技術培訓與基地建設緊密結合。從2010年到2011年,已在北疆地區建成10處示范基地,當年定植,第二年就可收獲畝產最高可達800公斤-1000公斤的葡萄,直接經濟效益1.6萬-2萬元,受到當地有關單位和兵團職工的一致好評。
談到今后發展時,劉鳳之所長說:“我們將繼續加大科技援疆工作力度,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重點推廣由果樹所自主研發的‘華葡一號’具有抗寒、抗旱、抗高溫、抗多種病害的優良葡萄新品種在新疆適宜栽培區試種和推廣工作。以多角度、立體化培訓模式,傳播研究所最新科研成果。以標準化果樹示范基地建設為重點,提高新疆地區特色果業發展水平。積極響應中央建設邊疆、發展邊疆的號召,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促進新疆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通訊員 何文上)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