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油料作物研究所聯合荊州農科院、監利縣農業局和農機局,在監利縣程集鎮舉辦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關鍵裝備集成與配套技術創新現場會,監利縣30多個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部分種田大戶到現場觀摩。
據悉,示范基地核心區面積達1000畝,種植
油料所培育的適合機械化高產油菜陽光2009等新品種,采用
油料所聯合有關單位共同研發的油菜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生產模式,同時引進了湖北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的相關技術成果。
經統計測算,該示范區平均每畝生產成本為300元左右,機械化收獲效率再次提高,菜籽平均畝產182公斤,農民純收益超過600元。同時,機械化收獲后秸稈粉碎均勻還田,既培肥了地力,又避免了秸稈焚燒污染。
監利縣是我國油菜生產面積第一大縣,傳統油菜生產費工費時、效益效率低下制約了該縣油菜生產發展,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對穩定和擴大該縣油菜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通訊員 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