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回良玉副總理、尊敬的烏云其木格副委員長、尊敬的李兆焯副主席,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歡聚一堂,慶祝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50周年,我非常高興。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作為一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成長起來的科技工作者,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回首中國農科院50年的歷程,是不平坦的,特別是前20年,建制遭受多次精減和恢復。有一次,原作物所這樣一個農科院的大所,由一百多人精減到只剩下58人。以后剛剛恢復元氣,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大部分所下放各省。作物所和蔬菜所、農經室下放北京市,植保所去了河南,土肥所去了山東,畜牧所去了青海,一去就是八年。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才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這一年中國農科院收回了下放所,作物品種資源所應運誕生了,此后的30年就一年比一年好,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我自己在中國農科院已工作50年,受到了培養和錘煉,由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青年成長為一名農業科學家。這些年里,我4年多在國外學習,前后4年多在農村蹲點,10年多到野外考察,每年去一、兩個月。其他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地、實驗室工作,有時也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我對農業科研工作的體會是要腳踏實地,勇攀高峰。腳踏實地就是立足于我國農業生產大地,實實在在地工作;勇攀高峰就是發揚我國農業科技優勢,吸取世界先進經驗和最新成就,在解決一個個農業生產上的技術難題時,解放思想,精益求精,不停地追求達到科學高峰。
現在我已80多歲,已經很少在科研一線工作。但是,我深深感到我們非常幸運,因為我們正生活在國家欣欣向榮的年代。我國科研形勢空前好,我院科研條件也空前好,科研經費空前多,科研隊伍空前強。特別是最近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等建國方略。這就讓我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我衷心希望我院的全體科研人員緊緊抓住這難得的大好時機,振奮精神,拼搏奉獻,團結全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共同為我國的振興作出輝煌貢獻。祝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
分享到
董玉琛院士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50周年慶祝大會上致辭
發布時間:2007-11-12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