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執著 嚴謹探索 繼承開拓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基因組與遺傳改良研究室是一支由范云六院士作為領軍人物,擁有一批奮斗在農業科研一線的高層次、高學歷的女科技工作者為骨干的創新團隊。多年來,她們愛崗敬業、勇于創新,在科研工作、黨建與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國內最早獲得轉抗蟲基因的水稻和棉花;培育了全世界第一例植酸酶玉米。研究室先后榮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獎、第十二屆北京技術市場金橋獎一等獎、中國農科院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并于今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3月1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表彰,為中國農科院和生物所爭得了榮譽。

作物基因組與遺傳改良研究室代表領獎
常言道:每一個優秀團隊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領軍人物,也離不開優秀的骨干中堅力量。
德高望重的范云六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分子生物學和農業生物工程學家,我國基因工程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也是我國農業生物工程的帶頭人。“敬業、執著;嚴謹、探索;繼承、開拓。”這12個字是范云六院士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寫照。她幾十年來為我國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傾注熱情和心血,科研生涯成就卓著:最早建成我國DNA體外重組質粒、率先將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于農作物遺傳改良;在國內最早獲得轉抗蟲基因的水稻和棉花,并獲得延緩害蟲對轉單一BT基因植物產生抗性的科學數據;年過八旬的范先生仍然關注生物技術前沿動態,尤其重視人才的培養,經常和年輕人交流并詢問科研進展,多年來為國家的生物技術領域培養了許多杰出的科技人才。
團隊里年輕的女科研工作者們受到范先生的精神感召和激勵,在科研的道路上勤學不輟,厚積薄發,把科研事業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沿著前輩的足跡,開拓進取,逐步成長為科研骨干。在研究工作中團隊成員們秉承了范先生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勇于挑戰科技前沿。
研究室11位女博士分別作為主持人、崗位專家和技術骨干活躍在科研一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6項,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1項,國家“863”,“973” 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14項。發表文章40多篇,申請專利10余項,科研業績突出。
酷暑盛夏之時正是玉米授粉的時侯,但玉米在九點鐘之后才會有花粉,早晨團隊的年輕女博士們要沾著一身露水去給大田玉米的雌雄花套紙袋,防止花粉擴散,中午又要冒著接近40度的高溫收集玉米花粉,給做雜交的玉米植株授粉。哪個女孩子不愛美,可她們卻總能樂觀地說,做玉米大田工作的女士可以得天獨厚地享有時尚麥色皮膚和曬傷妝,自然又美麗。
正是這樣敬業執著的她們、正是這樣無私奉獻的團隊,為研究所的長足發展、為我國農業科研事業的進步,奉獻著她們的全部精力和努力,作出了巨大貢獻。
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她們將依然遵循范云六院士的教導---敬業、執著;嚴謹、探索;繼承、開拓----在科學研究的崎嶇道路上,不畏艱險,勇攀高峰,再創佳績。(通訊員 崔艷)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