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8日,由中共中央臺辦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和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成都市召開。
我院農經所趙一夫副研究員應邀出席了此次論壇,全程參加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與促進兩岸經濟發展”議題的分組討論,并作了“促進兩岸農產品貿易與臺灣農產品在大陸行銷機制探討”的專題發言。
趙一夫認為,海峽兩岸農產品貿易規模在最近10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特別是臺灣對大陸的農產品出口規模增長是臺灣農產品貿易結構變化的最顯著特征。近10年來,臺灣對大陸的農產品出口規模增長了近10倍。2000-2005年,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兩岸相繼加入世貿組織后貿易環境的改善;2005年以后,則主要是由于大陸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惠臺農業經貿政策,助推了臺灣農產品向大陸的出口增長。他還就進一步密切兩岸農產品貿易關系,促進臺灣農產品出口大陸提出了2項政策建議,即: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產加工品進口準入范圍和關稅減讓幅度;建立和完善臺灣農產品在大陸的行銷體系等。
與會代表圍繞“深化兩岸合作,共創雙贏前景”的主題,就我國“十二五”規劃與臺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黃金十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與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兩岸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3項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最終形成“完善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等19項共同建議。
自2006年4月第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功舉辦以來,國共兩黨和兩岸各界人士積極投入、共同探索、集思廣益、務實探討,形成了一系列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與建議,協商解決了影響兩岸交流與合作的一系列制度性問題,成為兩岸交換意見和推動政策實施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