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面源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碳氮循環與面源污染創新團隊舉行了為期15天的2015年度大學生科技夏令營實踐活動。此次夏令營分為學術交流和實地調研2個階段,共有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的19名優秀大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在學術交流階段,面源污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劉宏斌研究員向營員們介紹了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團隊的研究方向、平臺條件、承擔項目和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創新團隊骨干翟麗梅副研究員、王洪媛副研究員、雷秋良副研究員和武淑霞副研究員等結合自身的科研工作為營員們講解了磷素遷移、碳氮循環、生物信息和流域模擬等方面的研究進展。營員們還參觀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御湯山蔬菜基地和農業部昌平潮褐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實地調研階段是在面源污染創新團隊師生的組織帶領下,分成三個小組,深入內蒙古興和現代生態農業基地、湖北桐山現代生態農業基地和河南安陽現代生態農業基地。調研內容包括生態農業基地及周邊村鎮農業生產基本情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及運行情況、種養結合情況、農業扶持政策及面臨困難等。調查對象包括生態農業基地負責人、村鎮領導及技術人員、種養大戶、公司經理、普通農民等。通過調研,加深了營員們對我國新時期農業生產和生態農業發展的認識,初步了解了現代生態農業基地發展中面臨的組織、產業、技術、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激發了他們獻身農業科研的熱情。
據悉,今后農業部面源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每年將舉辦1-2次類似活動,吸引更多有志于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研究的優秀學子攻讀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通訊員 張莉)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