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農產品監測預警分析隊伍的技能水平,強化農產品監測預警的科技支撐能力,受農業部主管部門委托,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信息研究所承擔的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技術合作計劃項目“加強中國農業市場監測和農業展望能力”(簡稱TCP項目)于6月4-8日在京召開農產品分析預測模型專題培訓交流會。TCP項目國家顧問、農業部18個農產品分品種分析師和其他特邀代表等40余人參加了培訓交流會。FAO貿易及市場司的高級經濟學家梅里特•克拉夫(Merritt Cluff)先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貿易市場司的高級經濟學家格雷瓜爾•塔拉爾德(Gregoire Tallard)和Hendyplan公司項目經理穆罕默德•扎頓(Mohammed Jadou)博士等3位專家授課。
培訓期間,梅里特•克拉夫介紹了《OECD-FAO農業展望》的制作流程、工作機制、分析方法以及對中國農業展望(2011-2020年)的研究結果,重點介紹了OECD和FAO聯合開發的Aglink-Cosimo全球模型的框架結構、參數確定方法以及推廣應用情況。格雷瓜爾•塔拉爾德介紹了Aglink-Cosimo全球模型中的中國子模型,重點講解了中國子模型的使用方法、模型參數的評價修正和各種情景的模擬演練等。穆罕默德•扎頓介紹了TROLL軟件的使用方法及其在Aglink-Cosimo模型中的應用。
信息所所長許世衛研究員介紹了中國農產品監測預警模型(CAMES)的研究背景、框架結構、基本原理、主要功能。
交流期間,來自FAO和OECD的專家都表示出了強烈的合作愿望,希望Aglink-Cosimo全球模型能夠與
信息所正在研建的中國農產品監測預警模型相連接。雙方對共同合作開展《OECD-FAO農業展望》達成了初步意向,擬待時機成熟時在北京召開世界農業展望大會。
5天的模型專題培訓交流,不僅提高了我國農產品監測預警分析人員的總體水平,也打開了一扇國際交流的窗口,對提升我國農業信息分析預警的國際影響力、建設世界一流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具有重要意義。(通訊員 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