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
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農副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是該中心繼獲得 “江蘇省工人先鋒號”之后的又一項殊榮。此項榮譽的獲得是對該中心綜合能力的充分肯定,亦是對農機化所整體發展成果的又一高度褒獎。
據介紹,“農副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有職工25人,其中國家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化崗位科學家3名,江蘇省“333”學科帶頭人2名,農業部全國農業機械化與設施農業工程技術專家3人。中心負責人、首席專家胡志超研究員為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機械研究室主任兼崗位專家,先后被評為“南京十大科技之星”、“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近年來,該中心在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以“建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樹一流形象”為目標,高起點、高要求、高標準規范各項工作,把爭先創優精神貫穿于一切工作始終,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在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助推農機化所整體又好又快發展。
在科技創新方面,該中心先后負責完成國家“863計劃”、“科技攻關”、“科技支撐計劃”、“成果轉化”,農業部“948”引進、“結構調整”、“行業科技專項”、江蘇省“高技術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30余項,在種子加工、農產品加工、農作物收獲等技術領域先后研發出20多種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裝備,為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取得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開發表重要學術論文近200篇,其中被SCI收錄27篇,EI收錄30篇,獲優秀論文獎20多篇,申請國家專利5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20多項),已獲授權37項。研究成果“花生機械化收獲技術設備研發與示范”獲“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1項、“中國農科院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等;“種子加工成套技術裝備研制集成與示范”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在團隊建設方面,該中心非常注重學風建設和團隊成員的創新意識、開拓進取和團隊協作精神培養,要求團隊成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爭先創優和愛崗敬業意識,工作和學習中堅持苦在之先、干在之前,在完成國家項目和對外協作研發中堅持誠實守信、恪守職業道德、高質量完成好合同約定的各項任務,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協作單位的廣泛好評。在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該中心團隊善于做到周密計劃、合理分工、有效組織、有效激勵、目標管理、節點把控,定期組織團隊成員就重大方案及關鍵技術難題開展專題研討,組織所內外相關專家集思廣益、協同攻關,營造“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實事求是學術氛圍,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團隊整體效應。
在人才培養方面,該中心非常重視老、中、青優勢互補、互動互進,通過自主承擔課題、出國交流訪問、深造學習、專業培訓、廣泛研討等方式使年輕同志在科研計劃、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組織實施、對外協作等方面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逐漸煉就了一只凝聚力強、創新優勢顯著、能打硬仗的創新團隊,在所內外和行業內獲得高度認可。通過各種科研項目實施及與企業合作開發,團隊學科領域得到不斷提升和拓展,尤其是“種子加工”、“土下果實機械化收獲”、“農產品加工裝備”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得到不斷提升與鞏固。(通訊員 陸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