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院級獎成果
中國水稻生產能力與產業政策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方福平,周錫躍,陳惠哲,徐青,王丹英,徐春春,李鳳博,江建設,申紅芳,王志剛
起 止 時 間 :2004年1月—2009年12月
獲 獎 情 況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
內 容 提 要 :
該研究在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優勢農產品新品種推廣專項”、“土壤有機質提升專項”和財政部“中央級公益性科研機構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等大力支持下,從水稻全產業鏈角度進行了長期性、連續性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較強應用價值的對策性研究成果,特別是該研究從政策制度、技術進步、資源條件等方面,系統分析了中國水稻生產能力與未來發展潛力、科技需求特征與技術推廣、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波動規律、世界水稻產業與國際貿易趨勢、體制環境與政策效果等,創新性提出了我國水稻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該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中國水稻生產發展實證研究。采用HP濾波法、DEA模型以及市場價值法、制氧系數法等計量分析方法,對中國水稻生產波動、粳稻生產效率以及稻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等進行了測定與分析,得出相應研究結論,提出相應政策建議。二是中國水稻生產能力問題研究。測定和評價了我國水稻現實生產力、現實生產能力、潛在生產能力,分析了三者之間的差距,提出了提升水稻生產能力的可行途徑;分析了宏觀政策調整與水稻生產波動之間的相關性,構建穩定水稻生產發展的政策體系;比較分析水稻科技進步對生產發展的促進作用,探明了科技進步影響水稻生產的發生規律,提出水稻科技進步的發展方向、技術發展趨勢和支撐性技術;分析市場價格波動與種稻投入產出的關系,研究不同品種成本收益與稻谷市場變化的內在聯系,并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三是中國水稻生產發展熱點專題研究。基于2004年以來雙季稻比重下降、直播稻面積迅速擴大、粳稻消費增長等生產和市場發展的熱點問題,持續開展了南方早稻、東北粳稻、南方再生稻、直播稻和蒸谷米等產業和技術經濟研究,提出相應政策和技術措施。四是國內外水稻產業發展問題研究。從全產業鏈角度,分析了國內外水稻生產、加工、市場、貿易以及產業技術體系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趨勢,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
該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22篇,出版學術專著2本,提交專題研究報告26份,并為5本專著提供了相關章節內容。研究成果直接為國家水稻生產政策提供了決策依據,其中包括3份農業部文件和2份工作方案,以及3個全國水稻產業發展規劃,為全國水稻生產穩定發展發揮了決策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