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利民灌區多種水源高標準利用技術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員 :黃寶全,李炯文,李有盛,沈菊艷,張學禮
起 止 時 間 :1987年—1998年
獲 獎 情 況 :山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內 容 提 要 :
該項技術以常規技術為基礎,突出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高效利用,走建、管、用和保護水資源為一體的道路,實行灌溉管理體制轉變,鼓勵和促進節約用水。
1.摸清灌區各種水源(地面水、地下水、污水、泉水等)及其特點,針對灌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技術改造,解決好各種水利工程設施與所有權和使用權問題。
2.從強化灌溉管理入手,制定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規章和政策,并以地方法規的形式,將符合當地實際的可以堅持執行的有效規章,如打井許可制度、工程管理和抵押承包制度、水費征收、工程設施的維修、折舊費等,通過縣(市)人民代表大會將其固定下來,以便長期持續下去,避免因領導班子的換屆或調整而中斷。
3.建立以地方行政領導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為主的領導機構及以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灌區領導為主吸收農民參加的管理組織,領導、協調、制定和執行各種制度,將灌區內的各種用水統一管理、統一調度與分配,使灌區內各種水源的澆地差價合理,制定各種用水價格如鄉鎮企業用水(畜用水、糧食作物用水、果樹和經濟作物用水等)鼓勵灌區內各用水戶節約用水。
4.在統一管理灌區水資源的基礎上,實行宏觀與微觀結合,逐步推行節水灌溉制度優化配水等科學用水方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水的生產效率。
5.節水工程技術改造資金,采取國家(省、地)出引導資金,地方(縣、鄉、村)籌集資金的途徑解決。
通過“七五”,“八五”的試驗研究的推廣應用已顯示出較強的活力,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灌區水資源利用率提高30%~40%;渠系水利用率提高10%;灌溉水利用率提高8%~10%;節水20%~25%;提高產量18%~20%;使灌區群眾收入增加29%以上;增加了灌區的財務收入,促進了灌區經濟的良性運行;遏止和降低了灌區過量超采地下水資源,促進了灌區資源環境與生態平衡。
本項技術的適用范圍較廣,在自流灌區、井灌區、井渠結合灌區和多種水源(3種以上)灌區均可利用該技術解決工程老化失修、水資源利用率低、灌溉效益衰減、資金投入短缺、地下水嚴重超采等問題,以達到節水增產和保護環境的目的,推廣應用有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