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省部級獎成果
應用RFLP標記分析水稻廣親和品種的親緣關系以及廣親和性和生育期基因的定位
發布時間:2014-09-18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年鑒》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鄭康樂,錢惠榮,莊杰云,王建林,林鴻宣,朱旭東,陸軍,沈波,于飛
起 止 時 間 :1990年1月—1992年12月
獲 獎 情 況 :浙江省科技進步獎
內 容 提 要 :
本項研究選用覆蓋整個水稻分子遺傳圖譜的160個隨機DNA片段探針,檢測了21個水稻廣親和品種、3個秈型和3個粳型測驗種之間的遺傳變異性。評價了秈粳型測驗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分析了廣親和品種和測驗種之間的親緣關系。根據分子進化遺傳學的公式設計計算機程序,計算遺傳距離并構建了親緣關系的樹狀圖。本研究篩選出24個秈粳特異性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標記,還以重復順序探針研究了廣親和品種的DNA指紋。通過連鎖分析,在三交群體(Pecos/南京11//秋光)中將水稻廣親和基因Sn5和一個控制秈粳雜種F1生育期的基因E-4(t)定位于第6染色體。并且在第12染色體首先發現了一個新的
廣親和座位,它對結實率的作用與Sn5是累加的。
本研究結合雜交研究實際,首次利用RFLP分子標記對水稻廣親和品種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分析并定位了二個基因,為水稻廣親和性利用中親本的選配及亞種間雜種優勢的利用提供了指南,為RFLP分子標記在水稻育種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是一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基礎性研究。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