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吉林省山楂種源基地建設及開發利用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員 :孫憲忠,豐寶田,皇莆淳,王銘,高明森,何允田,郭太君,楊金茹
起 止 時 間 :1986年2月—1989年10月
獲 獎 情 況 :吉林省科技進步獎
內 容 提 要 :
本項成果開展了山楂栽培、品種選育與品種區化、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經1986年~1989年,歷時4年的研究,在集安等6個市、縣、區、鎮繁育山楂良種苗木756.2萬株,新植良種山楂12.57萬畝,對2.8萬畝低產山楂園加強了技術改造。4年共創純利潤1021.9萬元。選育出左伏1號、左伏3號、秋金星3個新品種。加工試制出低糖山楂醬和濕態蜜餞二種小試新產品。編制出《山楂栽培技術規程》和《吉林省山楂苗木地方標準》。試驗研究出適于吉林省等寒地山楂生產的七項配套技術。其中,品種選育與品種區劃研究解決了寒地早中晚熟品種配套和品種區劃問題;育苗技術研究,使嫁接成苗率由30%提高到70%;新梢樹地膜覆蓋技術,使成活率達到90.0%~98.0%;低于矮冠先促后緩的幼樹整形修剪技術取得早結果早豐產的效果;在盛花期采用高濃度超低量噴灑赤霉素技術達到節水省工和增產效果;應用B9獲得抑制旺長,促進花芽形成效果;篩選出適于山楂園應用的除草劑種類和應用劑量。
該項成果在吉林省內果園推廣55.94萬畝,實際增產部分收入1121萬元。另外,還向省外推廣良種苗木30萬株,接穗50萬條,并向內蒙、黑龍江、新疆、河北西北部推廣配套栽培技術,有力地促進了東北、西北和雁北等寒地山楂生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