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設立的中央級農業科研機構,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是農業及農業科學技術戰略咨詢機構,是三農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致力于解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公益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
省部級獎成果
茶葉中農藥殘留安全評價及應對
主要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 :陳宗懋、王運浩、羅逢健、樓正云、劉光明、湯富彬、張新忠、周利、姜亞萍
起 止 時 間 :1961年1月—2012年10月
獲 獎 情 況 :中華農業科技獎
內 容 提 要 :
目前國際上茶葉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標準趨嚴,但存在不合理之處,針對我國茶葉中農藥殘留問題以及保障茶葉質量安全和出口貿易的迫切需要,建立茶葉中農藥殘留安全評價體系和茶葉中農藥殘留控制技術體系,取得以下主要創新成果。
1.首次提出以茶湯中農藥殘留水平為基準制訂農藥MRL標準的原則,改變了茶葉中國際MRL標準的制訂規則,成功制、修訂6項國際MRL標準。
重點研究了23種農藥水浸出率,首次提出以茶湯中農藥殘留水平作為農藥安全評價指標和制訂茶葉中MRL標準的原則。以此為依據,完成了6項茶葉中農藥國際MRL標準的制、修訂,包括CAC標準3項、歐盟標準1項和EPA標準2項。這是我國參與國際農藥MRL標準制修訂的標志性成果,提高了我國在國際標準制定上的話語權,產生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構建茶園農藥安全分級評價和安全使用標準體系,有效保障了我國茶葉的質量安全。
研究了 43種農藥在茶葉種植-加工-浸泡過程中的降解規律,根據不同類型農藥在茶葉生長、加工和沖泡過程中的殘留降解,分析影響農藥殘留降解的農藥理化參數,結合毒理學參數,構建了綜合農藥殘留半衰期、農藥蒸氣壓、水溶解度、ADI值和大鼠急性致死中量5個參數的茶園農藥選用安全分級評價體系,為確保茶園用藥的安全性提供依據。制定了我國茶葉中16項農藥殘留MRL標準和8項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有效保證了我國茶葉的質量安全。
3.建立茶葉中有害物質污染源研究模式,提出高風險農藥預警和篩選替代農藥,有效控制了我國茶葉中的農藥殘留,解決了我國茶葉出口的障礙。
建立茶葉中有害物質通過茶園水、空氣、土壤的立體生態污染研究模式。查明空氣飄移是茶葉中六六六污染的主要污染途徑;查明茶葉上DDT污染的直接原因;查明茶葉上八氯二丙醚污染的主要原因。找到了降低我國茶葉中六六六、DDT和八氯二丙醚殘留的關鍵控制點,提出了高風險農藥三氯殺螨醇、氰戊菊酯、八氯二丙醚在茶葉上禁限用建議,被農業部采納并實施。為茶產業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首先對兩種高檢出率的新煙堿類農藥吡蟲啉、啶蟲脒提出風險預警,在田間藥效和殘留試驗的基礎上,提出以茚蟲威、蟲螨腈等農藥作為替代農藥的建議,走在國際前列。